凝時代形象 品歲月留聲

袁浩 《壯志凌雲》

凝時代形象 品歲月留聲

袁浩 《海中奇石》

凝時代形象 品歲月留聲

張文 《返港—廣東閘坡》

凝時代形象 品歲月留聲

袁浩《長江的黎明》

一位出生於1930年,一位出生於1935年,伉儷倆都曾有幸於中央美院油畫系親炙齊白石、徐悲鴻、吳作人、董希文等大家,畢業後都進入廣州美院教書育人……

正在廣州美院美術館熱展的“時代形象:袁浩、張文作品展”(將持續至7月27日),呈現了兩位老藝術家與時代之間的緊密聯繫,也展示着光陰的變化。而聽88歲的袁浩先生追述過往歲月,更能夠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們的精神風貌。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粵軍、李巧蓉

以第二名身份考入央美

祖籍長沙、出生於南京的袁浩,家庭的文化氛圍相當不錯。母親曾就讀於北師大,家裏有一個圖書室,袁浩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童書《幼兒文庫》等,裏面既有小故事、寓言、謎語,也配有小朋友的蠟筆畫,這讓兩三歲的袁浩懂得了畫畫這件事跟人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連的。

小時候因爲戰亂原因,袁浩跟着家人一路往西南逃難,但他的學習生活依然與藝術有着緊密的聯繫。袁浩的小學和中學階段是在廣西度過的。由於物質匱乏,上小學時連畫畫的紙都沒有,美術老師就叫大家到田裏找泥巴來捏。“我記得自己做了一盤馬蹄,效果比較逼真。因爲馬蹄本身就是長在泥巴里面的,顏色很接近,只是造型上處理到位就好,結果得到了老師的大力讚揚,還拿出來展示。從此我就更加喜歡美術了。班裏的牆報,那些不規則的空白處,我都會畫一些圖案來填補,別人還以爲我是有意這麼畫的。後來我又喜歡畫地圖,不僅畫中國地圖,也畫世界地圖——法國、意大利,一一細緻地畫出來,所以小時候我的地理學得挺好的。再後來又開始畫漫畫,和同學們互相畫對方,趣味性十足,因爲畫得好,跟同學們也能玩到一塊,所以越發開心了。甚至還拿數學老師開玩笑,數學老師長得比較有特點,頭很大,上課前我就在黑板上畫了他的像,然後跑回自己座位假裝什麼事情也沒發生,老師一進來,同學們開始鬨堂大笑,老師也跟着一起笑,沒有生氣。”

從廣西遷移到貴州,袁浩對畫畫的興趣並沒有減弱,而且還遇到了從北京等地來的畫家,教他造型能力,教他畫國畫,並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建議他報考中央美術學院。

“我高中畢業時恰好新中國成立,老師認爲我有能力報考中央美院,我就去考了。”從貴陽坐火車一路輾轉,由廣州、柳州、武漢再到北京,18歲的少年整整花了16天時間。

當時的考試,不僅畫維納斯頭像,也畫靜物,還要一件現場創作的作品。袁浩當即畫了一位農民駕着馬車,前面三匹馬奮力奔跑的作品。因爲他熟悉土地,熟悉鄉村生活,也看過畫報上類似的場景,就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進行消化,重新加以表達,最終,他以全年級第二名的成績被油畫系錄取。回想起來,袁浩覺得大概是這幅創作打動了評委老師的心。最終選擇油畫系只因油畫的色彩特別吸引他,雖然以前接觸得並不多。

過半工資只爲買一張齊白石的畫作

在中央美院,袁浩進入吳作人工作室,但其他名家像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黃胄等先生都給袁浩上過課,也能天天在學校碰到。“那時候,老師和學生距離很近,甚至像天津的全國性農產品交流會,全校師生都會去體驗生活。”

而給袁浩印象特別深的是齊白石先生,他仍然沿襲傳統的師徒授課方式,上課會當場畫,當場講。“白石老人的工筆畫畫得很精細,那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抽籤拿到他的畫作,但我從沒有抽到過。1966年,我還自己花錢買了一張,當時我一個月的工資是120元,白石老人的畫花了我86元。”說起這些往事、趣事,88歲的老先生依然如數家珍。

譬如,他還記得當時到京郊體驗生活,在一位農民家裏住了一個多月,臨走時一家人都流眼淚。“當我們回到北京時,發現每個人的行李裏面都有兩個熟雞蛋,是趁我們出去開會時偷偷塞進去的。現在回看我的畫,最令我感動的仍然是那些最深入生活的人物,我還能說出他們的名字來:高小蘭,滿城縣滿城大隊的農民;楊三明,廣東海邊漁村的船伕……我很想他們,很想去看看他們。”

正是因爲有這樣真摯的情懷,1953年,袁浩從中央美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南美專工作,一開始就遇上了長江發大水,袁浩作爲突擊隊長參加抗洪搶險,負責搬石頭到河堤上去擋水,併成爲防汛功臣,榮立二等功。“寫着‘防汛功臣’的背心我到現在都沒捨得扔。”老人家動情地說。

1955年,袁浩被選派到由中央美院和文化部聯合主辦的“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深造。擔任副班長的袁浩,在繪畫上也頗得馬克西莫夫的欣賞。“我們每畫一張,他都會進行點評。有一次我畫了一個老頭和一個小男孩,難度比較高,馬克西莫夫看到了,說這幅畫像列賓畫的,對我真是莫大的鼓勵,因爲他要求非常嚴格。徐悲鴻先生已經夠嚴格了,他更甚,畫骷髏的時候,每一個骷髏的造型都要求默寫出來。同時,他也很強調個性,要求我們在技法上有一定的個性,什麼樣的形式、筆鋒、筆法,他都鼓勵你去摸索。”

高壓線上誕生鏗鏘大作

正是在“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三年深造,袁浩的油畫技巧、藝術修養、創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此基礎上完成的畢業創作《長江的黎明》,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時期建橋工人晨起的情景,展現出作者在細節描繪以及氛圍營造方面的獨特創造功力。該作品成爲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被國家多次印刷發行,且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本次展覽,觀衆也可以一窺其奧妙。

談起這張作品,袁浩表示,在中南美專的時候,他經常過長江到漢口去。有一年冬天,他帶學生到工地上寫生,選擇的就是正在修建的漢陽大橋。“那時候是零下4℃的天氣,我們住在帳篷裏面寫生,我覺得艱苦能夠鍛鍊人。後來要進行畢業創作,我將這批素材進行提煉。回看那些速寫,我非常有感觸,我們學馬克西莫夫不光是學他畫畫的技巧,還要學他在繪畫中所具有的感情的厚重和濃度。所以,我採取的色調、筆法等都不是很高調的,而是比較寧靜、安詳的。作品的名稱我也希望有一些寓意,不要太直白。”

本次展覽中,創作於1972年的名作《壯志凌雲》也是如此。當時,袁浩所要反映的是“婦女要頂半邊天”的時代主題,爲此,他選取了廣州供電局“三八女子帶電作業班”故事。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子帶電作業班,這些二十多歲的女孩子除了爬軟梯、徒手攀鐵塔,還要移杆子、換導線、換架空地線;而且經常外出到英德、博羅等山區進行停電大修和巡線,在野外一待就是10天。爲了創作好這件作品,袁浩跟隨作業班體驗生活很長時間,和大家一起在野外撿柴燒飯,並親自爬到很高很高的高壓線上體會和測量,拍下大量照片,更畫下了無數的手稿、素描、速寫。歷經好幾個月才最終完成了這件大作,題目也起得很有鏗鏘玫瑰的氣息。因此,作爲廣州美術館的館藏珍品,這件作品在去年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上也亮相了。

許多年以後,袁浩畫海中的兩塊奇石看似風景畫,其實他想寄寓的也是一種類如海枯石不爛的堅貞愛情。

所以,老同學詹建俊在爲本次展覽所寫的賀信中稱讚道:過去袁浩“畫出多幅時代特色極強的主題性油畫作品,起到很好的社會作用”;而近日他退休後多畫風景,“且畫面充滿了美感和青春的氣息”。這大概便是一位藝術家永遠的“初心”吧。

太太遺作意境悠遠

而在籌備本次展覽的過程中,袁浩的太太、同樣是廣州美院教授的張文女士於2月份離世了。雖然她沒能看到這次展覽,但她的作品給觀衆帶來了永恆的美。

作爲大家閨秀,張文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藝術薰陶,對美術和芭蕾十分熱愛,年紀小小就考入杭州的浙江美術學院(現名爲中國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後轉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師從著名油家董希文,打下了堅實的寫實主義繪畫基礎。

1956畢業後,張文也被分配到廣州美術學院任教,1959年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名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班進修兩年,師從著名工藝大師常莎娜,回廣州美院後在工藝系從事裝飾畫及繪畫基礎課教學,編寫大量水粉畫技法、丙烯、圖案寫生技法等各類教材。教學之餘,她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創作了大量作品。

花卉是張文創作的靈感之源,她愛種花更愛畫花,筆下的花卉生機盎然,富含美感。特別是她的磨漆畫《繡球花》,參加全國首屆磨漆畫展榮獲優秀獎,並在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展出。她的風景畫則構圖優美,色彩飽和明快,體現光色和諧,像《返港-廣東閘坡》,那種動感的光影效果,暗含着某種收穫的愉悅,《南京玄武湖》則安靜悠遠,有着國畫般的簡淡意境。靜物畫又顯得色彩豐富,層次有序,質感和光感細膩。正如廣州美院教授蔡克振所言:“欣賞她的畫,是一種極高的精神享受和心靈滋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