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生命科學界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在17日給美駐華大使館發郵件,同時抄送給多家媒體,抗議美國大使館從2016年開始無理據發籤證。幾乎在同一周,中國專家同樣因沒有簽證,集體缺席了一場於美國舉辦討論地震探測衛星“張衡一號”的學術會議。顯然,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指導下,美國正在大規模開始對中國科學家的封鎖工作。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從表面上,對中國是壞事,對美國是好事。因爲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發展的基礎就是交流而不是封閉起來自己搞。在完全封鎖的環境下,科學基本不可能獲得重大突破。客觀來看,美國的科學技術水平要要超過中國,因此這種科學交流更有益於中國。而學術封鎖將對中國科技發展構成巨大的障礙,畢竟世界衆多前沿科技都在美國。

但是在霸道的特朗普看來,這種正常的科學交流就是中國在竊取美國的科技,全沒看到中美科技交流本身對美國的促進作用。而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拒籤等手段來制止中國科學家到美國,已達到封鎖中國科技發展的目的。美方認爲這樣就能夠重新讓美國偉大,永遠的將中國甩在身後。

然而從深層次看,這件事對中國是好事,對美國纔是壞事。因爲中國科學家曾經對美國科學技術發展做出過重大的貢獻,甚至超過了猶太裔科學家。美國前總統卡特曾對中國領導人說過:“華裔人數之少,與其對這個國家貢獻之大,不成比例。”據浙江慈溪學者沈登苗統計發現,1926-1980年的半個多世紀裏,美國華人至今共有7.5人(高錕是英/美雙重國籍,計0.5人)獲獎,而美國猶太人獲獎人數在70-80人之間,約是華人的十倍。但在美華人大概佔美國總人口的0.2%,美國猶太人約佔全美人口的3%,是華人的十五倍。由此推知,美國華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超過了猶太人。

雖然說這裏面獲獎的都是美籍華人,但實際上並不是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而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的知識移民。因爲在上世紀初,中國國內軍閥混戰,政治混亂,無法爲科學研究提供穩定的環境,因此迫使大量中國科學家在國內完成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後,移民美國。例如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高琨這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只有錢永健1人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二代華裔,而其他人都是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知識移民。

此外沃爾夫數學獎得主陳省身、丘成桐,以及素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的核物理學家吳健雄,也來自中國。因此可以說美國最頂尖華人科學家,有90%來自中國。這主要得益於美國在上世紀40年代廢除了《排華法案》,從而爲中國知識精英走進美國奠定了基礎。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儘管這些華人科學家在美國功成名就,但離不開中國的培養。更重要的是,這些華人家庭很多是書香門第。正是長期的中國文化積澱和精英選拔,使得這些中國人在美國大放異彩。

沈登苗統計認爲,迄今爲止僅靠美國積累、土生土長的具有世界知名度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一個也沒有。即便是錢永健,其父母也是移民美國的中國科學家。美國的基礎教育和社會文化,並不具備培育高水平科學家的基礎。因此特朗普封鎖中國科學家,實際上是對世界上最具智慧的種族關上大門,損失更大的只能是美國。儘管美國已經有了大量的華裔公民,在實業界、政界、藝術界、體育界等,完全在美土生土長的重量級美籍華裔早已層出不窮,但重量級的美國本土華裔科學家,仍然是鳳毛麟角。

屠呦呦

相反,中國的科技投資和環境正在快速改善。美國可以限制中國科技人員赴美,但無法阻止中國科技進步的腳步。首先因爲中國科技從過去的追趕變成快速接近前沿領域。缺少交流固然造成損失,但這並不是決定前沿科學進步的關鍵。無論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獲得重大發現往往是上下求索靈光一現的結果。中國人在美國的經歷完全證明,只要有穩定的環境,中國人的智商完全能創造奇蹟。其次美國可以封鎖中國科學家,但不能阻止中國科技人員和歐洲、日本、俄羅斯等科技大國的交流。

封吧封吧,看誰能笑到最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