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趙元慶在西村的家中。通訊員 星玲萍 攝

深秋十月的村莊,瑟瑟秋風吹過,枯葉散落了一地。

走進位於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的西村,映入眼簾的是8米見高的石頭彩門,鱗次櫛比的二層小樓房,筆直的硬化路……嶄新的新農村面貌呈現眼前。

新樓,新路,新生活。面對這一切,村民們時常想到的是早已退休在家的村黨支部老書記趙元慶。爲了改變貧困的面貌,年輕的他帶領鄉親們不懈奮鬥,勇往直前,並將自己一生所思、所想、所做與西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在村廣場上,73歲的趙元慶說起了自己與西村的回憶……

70年代的西村與周邊臨村大致相同,全村300多戶都以種莊稼爲生。雖說一年莊稼平均畝產近千斤,可一交公糧,剩下的糧食不夠自己喫。

1979年,面對入不敷出的局面,村委會決定發展村裏唯一的“副業”——“燒石灰”。

一經決定,大家便行動起來,趙元慶擔任大隊隊長。剛開始大家熱情似火,村民只要有時間就去河灘撿石頭,並安排專人負責燒窯。但後來發現,雖說燒製工藝簡單,然而燒製時間卻長達15天,燒製一窯40餘噸的石灰,除去人工不說,光煤磚也要燒去好幾噸,而一噸卻只能賣20元。利潤太薄,大夥很是苦惱。

1983年,村委會不得不再找出路——“建磚廠”,同年,趙元慶被羣衆推選爲西村村委會主任,負責磚廠建設項目,第一次接手這麼大的工程還是讓他感覺到了壓力。

“記得7月14日開工建設,爲了在天寒前完工,大家喫了不少苦,連續9天喫住在工地,困了就只能在草袋上眯一會,24座窯4個月內就完成了建設。”趙元慶回憶着。

磚廠建起,趙元慶就主動去“南川磚廠”學習燒磚技術,多次請來技工現場指導,如何制胚,燒窯,修理設備……幾番嘗試後,磚廠運行起來。

“最困難的時候磚廠連螺絲釘也買不起,直到改革開放後,磚廠纔開始贏利。”趙元慶回憶的條理很清晰。

1986年,因爲工作突出,幹勁十足的趙元慶被村民推選爲村黨支部書記。同年,他帶領羣衆又建起了兩家磚廠,隨着規範管理,銷路變寬,收益慢慢增加,最多一年收入達到了200多萬元。磚廠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本村閒散勞動力,而且還解決了鄰村、外省250餘人的務工問題。

雖說有了發展的路子和收入,但讓趙元慶心裏惦念着的還有很多……

“祖祖輩輩都喫河水,但一遇到下雨天,和着泥沙的水流上好幾天才能見河底的石頭”。

爲讓鄉親們喫上乾淨水,趙元慶與其他村幹部提出引水入村的想法。瞭解到2公里外的螞蟻溝有泉水,第一時間請專業人員檢測水質,一聽這水能喝,大家樂開了花。1997年,由村企業出資80%,農戶承擔20%,村委會設基井,修水塔,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

雖說村子變得好了,但趙元慶心裏明白,孩子們只有走出村纔會有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

辦學校!爲解決村裏孩子上學難的問題,1980年,村企出資建設中學。然而,辦學“一波三折”,90年代初,體制改革,村辦中學搬至徐家寨村,趙元慶擔心又會因爲路遠而有孩子中途輟學,便多次向教育局申請再將辦學點搬回西村。

讓全村人高興的不僅是解決了孩子上學遠的問題,更是孩子上學不用花一分錢。

也正是享受了這種鄰人羨慕的“福利”,西村適齡兒童入學率、畢業率遠高於其他村,30年間,村企向村級教育事業投資達到了上百萬元。

擔任村幹部30餘載,趙元慶把百姓裝在心中,爲讓鄉親過上好日子他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富裕了。

“破屋變新居,家家水泥道,出門不溼鞋……”衣食住行的變遷,正是趙元慶們一代又一代不懈努力的真實寫照。

1998年,趙元慶被評爲“青海省勞動模範”、2001年被評爲省級“優秀共產黨員”、當選第九屆、第十屆省人大代表和第十一次省黨代會黨代表……

如今,爲西村貢獻了一生的趙元慶已經腿腳不便,但他一直堅守着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發揮着餘熱,發揮着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他的身上,老去的是歲月,不老的是信仰。

作者:陳曦 來源:青海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