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看到這首詩,想必大家知道我要聊的話題了吧?

蟬鳴,故鄉的聲音,回不去的從前

昨天晚上媽媽打電話過來,詢問寶寶的病情。媽媽平時很少主動和我聯繫,估計一年中不超過五次。這並不代表她不想我,因爲她太忙了。

媽媽告訴我,今年幾乎聽不到蟬鳴了。聽她這麼說,我覺得很訝異,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思緒不禁飛回到了那個純真年代。

我家地處偏僻小鎮,遠離縣城。那兒山多林密、樹木蔥蘢, 不缺像蟬那樣的生物。

小時候我是放養型的,夏日裏經常一個人出去捕蟬。捕蟬的工具是自制的,一個小塑料袋,一根細竹竿,還有一根鐵絲就行了。首先將鐵絲彎成一個橢圓,再把塑料袋套進去,邊沿用線縫上。鐵圈插進竹竿的頂部,用線綁緊就大功告成了。

蟬鳴,故鄉的聲音,回不去的從前

我喜歡捕捉雄蟬,因爲它們叫得歡,而不像雌蟬那樣,整日啞然無聲。捕到一隻雄的,我就會收手,不會貪戀更多。

回到家後,用媽媽縫衣服的線綁住雄蟬的前腿,拽住線的另一頭,把蟬往上拋。看到蟬四處亂竄,我不禁哈哈大笑。

往事歷歷在目,不堪回首月明中。

……

近年來,鎮上突然掀起了一股挖幼蟬猴的熱潮。婦女們忙完家務活後,帶上工具,開始四處轉悠,尋找適合蟬若蟲大量出現的地方。鎮上有人專門收購這個,收購價很吸引人。

用幼蟬猴做原料可以加工成美味,不過我們那邊沒有人願意喫這個。

蟬鳴,故鄉的聲音,回不去的從前

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那個行列,導致蟬的數量大幅減少。往年到處有蟬在歇斯底里,奮力表現,如今只是偶爾聽到蟬鳴。這是一種好現象嗎?NO!

回老家後,我時常會去山間轉轉,發現很多小時候常見的植物已經銷聲匿跡,只有灌木叢和野草還在瘋狂地生長。

人類不約束自己的行爲,肆無忌憚地向自然界索取,導致生物種類正逐漸減少。

還能說什麼呢?無語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