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垃圾場包圍的養老院

今成數百名失能失智老人樂園

百姓生活網四川訊(賈元東)梁朝軍,1979年出生於南充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早年曾當過兵,也學過中醫。他因出身貧寒,從農村來到大城市打拼,他渴望財富,卻更在意創立一番事業來實現生命的意義。最終他在養老的世界找到實現人生價值的真諦。

由他經營的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是目前成都失能、失智老人養老中心的一塊金字招牌。這裏常年住着三百多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在養老機構普遍面臨牀位空置的背景下,他的養老中心卻需要排隊入住。

十年,他樹起了成都“剛需養老”的金字招牌

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梁朝軍接手了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當時,這裏只是一個不到1000平米的養老中心,僅有幾名員工,50個牀位,周邊被垃圾場包圍。經過十年的發展,成東已經成爲規模達1萬多平米,設置400個牀位(360個養老牀位,40醫院個牀位)的先進養老機構,並在2016年被評選爲全國愛心護理工程示範基地。

梁朝軍表示,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之所以定位剛需養老,以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爲主,就是希望能服務到最需要被照顧的那一部分老人。目前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接收的老人裏80%都是失能、失智老人,今後將只接收這類老人以及免費接收百歲老人。

在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有一個細節一直爲人稱道,雖然這裏接收的大部分是失能、失智老人,但不管是幾人間,在房間裏都不會聞到任何的異味,永遠保持清潔、整齊。在進入養老行業以後,梁朝軍就一直把能讓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也能夠真正過得有尊嚴、對生活保持熱情和希望放在首位。

讓老人聽音樂、曬太陽,愉悅的心情是最好的藥方

爲此,他在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又獨具特色的辦法。

因爲成東做的是剛需養老,這裏的老人大多需要醫療服務。爲了讓老人得到最專業的照護,2012年,梁朝軍在成東養老中心裏引進了一家一級醫院,這也是成都市在養老院裏設立的第一家醫院。

在老人的日常照護上,梁朝軍專門安排了曾經在醫院擔任護士長的人選擔任護理部主任,並由醫、護、社工三大團隊分別負責老人醫療、生活、精神三大板塊的需求,做到分工明確。

梁朝軍表示,老人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特別是對於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除了照料好他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生命的尊嚴甚至更加重要。

爲此,他在成東設定了兩個與養老照護看似並無關聯的規定。他要求社工每天給老人聽音樂,同時要求在天氣晴好時,要讓所有老人有機會出去享受陽光。只要能起牀的老人都要求護工用輪椅推到院落裏曬太陽。爲讓臥牀老人也能到戶外接觸自然的光線,成東養老中心所有的護理牀都是帶滑軌可推動的。

爲老人和家屬創造奇蹟就是工作最大的幸福

在運營成東養老機構的十年時間裏,梁朝軍沒有急於擴張規模。在他眼裏掙錢是其次,腳踏實地做好養老的每一個環節,纔是真實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在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人性化的照護下,這裏的老人也接連不斷上演着奇蹟,說起機構里老人的故事,他如數家珍。

梁朝軍回憶院裏曾接收過一位重症老人,他在某家大醫院的ICU裏經過搶治,花了80萬元病情仍不見好轉。在接回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以後,採取保守治療,老人卻在養老中心的照護下又活了4年多。在大醫院裏沒有做到的,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的醫院做到了,並且是在3年的醫藥花費不到3萬元的情況下做到的。

梁朝軍表示,對於老年常見病的治療,他們通常建議減少輸液以減輕給老人的身體負荷,並以親情陪伴達到心理減壓。

另一位趙婆婆,因爲做了手術成爲植物人。來到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後,不到半年時間竟然康復到可以數數、唱歌、打麻將。後來老人因腦出血去世,其60多歲的子女跪倒在梁朝軍跟前,對他和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爲老人的付出表示感激。

在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終老的老人子女都對機構充滿感激,因爲成東人性化的照護真正做到了讓老人的生活有品質,讓子女不留遺憾。曾有一位老人在子女陪同散步的過程中突然就離開了人世,走得絲毫沒有痛苦。

定下特殊“軍規”,讓員工像對家人一樣照顧老人

養老行業作爲服務行業,每一個護工的工作都直接影響到老人的生活品質。如何讓員工能夠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梁朝軍也探索出了一番管理經驗。

首先是待遇高於行業平均水準,成東養老機構的員工工資普遍在4000元以上,員工住宿均是雙人間、空調房。院方給所有員工購買社保,同時也面向員工開通合資股東渠道,讓員工有機會共享機構發展紅利。

此外爲了杜絕員工取收紅包的情況,除了設置相應的懲處條例外,院方更是直接與老人家屬簽訂廉潔協議。若有任何家屬向員工送紅包,發現一次,老人後續的養老收費就每月上調200元。通過家屬端的管控達到機構廉潔,既讓員工做到沒有私心,也讓家屬放心,不用擔心是否需要送紅包才能得到更好的照護。

梁朝軍還表示,除了在待遇上給員工足夠的工作動力外,讓員工體會到職業榮譽感更是激勵工作熱情的重要途徑。爲此,機構每年都選派員工到北京參加職業培訓,除了讓員工得到專業的技能培訓,去北京坐飛機、住酒店,對很多40多歲的護工來說,也都是從來沒有的新鮮體驗,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坐飛機。

秉承着用加法掙錢的原則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梁朝軍一向秉承着加法原則。

他說人一輩子錢是掙不完的,因此,他對員工開出高工資、對老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同時在機構運營中兼顧公益、慈善。“做加法在短期看來或許會少得一些利潤,但所付出的那一部分總會被社會看到和承認。”

目前梁朝軍除了運營成東養老機構及機構醫院外,還運營着一家老年能力評估中心和十餘家社區養老機構。未來更將在森林公園佈局400畝的養老中心。他說:“機構的服務得到家屬認可,爲老人、家屬解決困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通過對行業的瞭解和體會提出一些有利行業發展的意見,爲行業做一些貢獻,就是我人生價值的追求。”

十佳機構

年度“芙蓉獎”

這是對獲得成都市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 “芙蓉獎”·“十佳機構” 榮譽的養老單位的專題報道,主要人物是成東療養康復托老院---梁朝軍院長。一位出生農村家庭,當過兵、學過醫,希望通過一番事業來實現生命意義的養老機構負責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