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非常短暂,三五天个把礼拜,一阵黄风刮过气温就上了三十度,那就差不多是夏天的节奏了。所以,所有的花儿都要在这个把礼拜里面纷纷开放,然后喜欢照相的人就要请一个礼拜假,以便把那些头天夜里绽放的花儿都拍下来。

现如今,胶片已经滚下了历史的舞台,各式数码拍照机器进入老中青的衣服口袋,捏影已经完全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这个东东,大有彻底取代数码傻瓜相机的势头。再加上手机上安装的各种快速PS应用,人人都可以冒充是摄影家协会安卓分会会员。

在这个大好春光,我也肯定要顺历史潮流而动,背着相机去拍花。那么,问题就来了:春天里百花开,哪一朵先开呢?大街上最先开的肯定是迎春花,公园里面在这个时候先开的可是山桃花。我就先去颐和园拍山桃花。

颐和园的山桃花多在西堤玉带桥一带,我就从北如意门进园子往西走,这条路应该是最便捷的了。进了北如意门就看见有山桃花的先锋队在墙根下开放,预示前面大片的山桃已经可供拍摄。

沿途溪畔柳下也能看见独立的山桃。

蓝天衬着水曲柳刚刚发出的嫩芽,煞是好看。

河柳的前面是山桃。

俗话说“七九八九,沿河看柳”,现在是沿河看桃花。

当然,河边的景物也要把它拍下来。

还有蓝色的港湾。

这是镜桥。

从此,山桃遍地开。

再往前走,又有一个桥洞。

这就是那座玉带桥。过去有一种香烟叫玉带桥,一盒二毛五 。

桃红水绿。

山水配桃花。

碧水映山桃。

山花大道。

枯木逢春。

路上河边都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还互相打招呼呐,他们都管我叫老兄,我也只能哼哼哈哈答应着。看来这个时辰在颐和园里的都是离退休,你要不是都不好意思来。

山桃花开放之后,紧接着就是玉渊潭的樱花。

樱花都是一嘟噜一嘟噜的。

玉渊潭里也有水。

也有好看的树冠。

樱花树上开樱花。

三色图,蓝绿红

樱花是先开花后长叶。

又是一嘟噜。

有水必然有水榭。

水上必然有小桥。

意未尽。

北京城北有一个元城墙遗址公园,通常叫做北土城。这个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京城赏花去处,叫做海棠花溪。每年春天,山桃之后就轮到海棠上场,那个热闹真是响当当。前些年,海棠花溪并不是很出名,这两年是越来越出名了。

这条河是北护城河,沿河两岸种下了大片的海棠花树。

河水衬托下的海棠。

蓝天衬托下的海棠:

万花丛中的一枝:

墙外的一枝:

门外的一枝:

门外的好多枝:

海棠盛开期间,一到周末就有一半的北京市民分批来此观赏。这个地方交通实在是太方便了,坐地铁十号线北土城下车,从C2出口一出来就是海棠花溪。因此,这个地方没有堵车一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里的花非常集中,一棵挨一棵,真是花的海洋。当然,赏花之人也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这个海棠花溪还有一个特点,护城河北岸的花先开,南岸的花后开,相差二周。这样一来,整个公园里有花的时间就加长了,人们便多了几天快活的日子。唯一遗憾的是人太多了,没有办法担酒携肉席地而饮。即使是非周末的平常日子,海棠花溪也基本充满北京的离退休人员,没有空闲之地,因为这里不收门票。

海棠花溪真是一个春天赏花的好地方。

前面说北京人民有一半在周末去海棠花溪赏花了,那另一半人去哪儿了呢?当然是去植物园了,每年这个时候植物园都会举办桃花节,桃花节里桃花开,可也有其它花儿一起开,要不怎么叫百花争春呢?

植物园大马路走到头有一个卧佛寺,卧佛寺山门外有一大片玉兰,是拍花好去处之一。今年这些玉兰也按时开放。

黑底白花:

天也是那么蓝

卧佛寺门口是京民锻炼和嬉戏的处所。

植物园几近郊野,花儿开的比城里晚,这里的海棠还含苞待放。

卧佛寺旁边有一个公共厕所,公共厕所的对面是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墓地。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山沟里的早春光景。

沟里也有野花任性开放。

樱桃沟那边已是山花烂漫时,一位大妈她在丛中笑。

从樱桃沟折回来,就看见一些野花开在那个水汪汪的地方。

湍流。

静水。

这是家花。

这也应该是家花。

这墙外面的一定是野花了。

临走,再回首,满园春色。

(修订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