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一周,携妻游览西湖。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上面这首《九泉子》是南宋潘阆赞美杭州的十首《九泉子》之三。南宋时期,古杭州是京都,那时叫做临安。虽汴梁被蛮人所占,皇帝被蛮人虏走,杭州却是一片歌舞升平。

我们乘坐的是国航中午时分的航班,加上一个小时延误,到杭州时已经三点。找了一家离西湖不远的假日酒店,就在吴山脚下,放下行李就向西湖边迤逦而去。走大路、拐小巷,三五百米就到了柳浪闻莺。当时薄雾蔽日,看到的景色大打折扣。

绿草如茵

红肥绿瘦

湖上暮色已苍茫

树掩粉墙,灯影阑珊,雅客斗酒逾十千。

顺堤岸前行,便来到涌金门。当年的涌金门已经了无踪迹,只剩下今人后建的涌金楼。

这是昔日溪边浣纱女吗?

山在湖心如黛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棵大树,一家酒店,一架长椅。若在此对酌观湖,岂不快哉。

亭阁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回头向岸边街肆望去,但见知味观杏帘在望。我们不禁想起已是酒菜铺列时,且去体验一把临湖享醋鱼,岂不羞刹那临渊羡鱼者?一壶酒,一条鱼,一盘菜,再加一笼包子,饱也。

第二日,我们接着昨天逗号的地方继续前行,就看见了再造的断桥。断桥并不是真正断了的桥,而是雪后看桥,其上向阳半桥雪先融,背阴半桥仍覆雪,远观似断桥。

好大一座楼,尽日凭阑楼上望,无限风光在湖上。

断桥残雪碑亭已经被游民包围

观碑亭也被市民占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站在白堤上,远眺保俶塔。

俊男靓女耐不住这花红柳绿无限风光

也有单身男子在此良辰美景下狂读报纸

到了平湖秋月,碑亭已然下不去脚了,我被人流从房前挤到了屋后,没有看到或瓜或豆。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蔼蔼四月初,新树叶成荫。

正叹别来已白数茎头,早晚却重游。果然看到四年前的用膳处。

西泠印社,中国近代第一家金石篆刻社团。

碑墙

山门

入了山门,似乎就可以登上孤山。

孤山脚下,红熟粉嫩。

风景好的地方都有名人墓。

武松

苏小小,此为何人?莫不是非诚勿扰女嘉宾?

除了这二座名人墓以外,还有名人庙。

拐过去就是苏堤的入口。苏堤碑侧面坐着一个迷迷糊糊的老太太,我的镜头也不由得跟着她变得模模糊糊。

登上苏堤,就可以看见对岸树荫下的幢幢小木屋。

抬头远望,还可以看见曲苑风荷一带的建筑,有屋、有桥,却没有荷菱。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苏堤是杭州人民散心之处,人们来到这里,

或静坐

或狂奔

“快看,水上有二条船”。

这时候最想的是“花间一壶酒”

苏堤上古树可不少,不过现在都老态龙钟了

春风杨柳万千条,才子佳人竞舜尧。

到了苏堤春晓碑亭,前面是乾隆题字

背面是乾隆题诗

远山微黛,波光粼粼

雷峰塔近在咫尺

进了一个院子,去看花港里的锦鲤鱼

然后再去看碑上的字

最后,随着人群汹汹而出。

这里的秋色一定美丽

红花绿叶衬楼台

金蟾啮璅烧香入

乘着夕阳归去

日落后,我们去高银街吃饭。这里紧邻南宋御街,号称是杭州餐饮一条街。我们在街上前后走了二趟,发现所有的店铺在经营同样的饭菜。各家的菜牌子都一样,都是“杭州菜”。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面馆,我来了一碗爆鳝面,太太来了一碗猪肝面。这些都是南方的面条,和北方的炸酱面、打卤面完全不同。

看看这高银街的灯红酒绿:

(修订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