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枫竹溪雨

1

过年时和亲戚们在饭店聚餐,表姐和表哥也带着孩子来参加聚会。一家人好久没见,落座后大家热火朝天地聊着天,小孩子们就在旁边嬉闹着,一家人在一起过年的氛围甚是温馨热闹。

过了一会,服务员上了几个凉菜,其中有一道炸虾片。2岁的侄子看见了虾片,立刻爬到母亲身上,然后踩着母亲又爬到了饭桌上,用力地转着餐桌上的转盘,想把虾片转到自己这边,由于菜盘太少过于空荡,只见转盘飞速旋转,竟也有些上下翘起又跌落的架势,发出铛铛的声响。小侄子看见虾片到了眼前,毫不客气地用手抓着吃了起来。

他爸妈见状也只是嘱咐孩子慢点吃,别噎到。

过了不久,服务员又将可乐拿进来,小侄子又吵着要喝,他的姥爷要给外孙把这一大瓶可乐打开,姥姥不让,姥爷却对大家笑道,“孩子还小,不懂事,先给他打开喝吧。”

我坐在一旁,因为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也不便多说什么, 可是真的因为孩子小,就可以这样吗?

2

某天同学聚餐,同学小丽和我无奈地说,最近女儿总说奶奶坏。

原来3岁的女儿由奶奶带着,可能白天奶奶操持家务有些累,不能总陪着女儿玩耍,所以女儿现在经常对爸爸和妈妈说,“奶奶是坏奶奶,是破奶奶,不陪我玩,我不要奶奶,我要爷爷。”有时甚至当着奶奶的面,拍打奶奶并说“奶奶坏人”。

奶奶听了,却觉得是小孩子不懂事,所以不和她计较,更不加以引导。小丽觉得这样不尊重老人,批评教育了女儿好几次,但并无效果。于是她让婆婆直接教育女儿,婆婆不肯,怕孩子记自己的仇,更认为孩子还小,以后慢慢就好了。

3

某次同学会,曾经的美少女们都带着自己的娃娃前来参加。孩子们二岁到六岁不等,七八个小娃娃站在一起真是惹人疼爱。其中有2个同为四岁的小男孩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因为虽是同岁,虽同是男孩,但行为举止却大相径庭。

A家男娃彬彬有礼,对小朋友谦让有加,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很是照顾,对比自己大的孩子很懂礼貌,在玩耍中活泼调皮且不失分寸,大有一派小暖男的架势。

相比之下,B家的男孩子真真儿是个现世魔王,小女娃都不敢靠前,因为他总抢其他孩子手里的玩具。和小男娃一起玩的时候,也总喜欢出手挑衅。后来大家坐下吃饭时这个男孩身子倚靠在邻座的阿姨身上,两个胳膊架在座子上,给人家挤得几乎是没了吃饭的位置。吃饭时,他也和大人争抢说话,很没有分寸,多少有点目中无人的感觉。

饭局吃到后期有些喧闹和随意,大家三三两两地换着座位聊天。坐在B家男孩旁边的那个阿姨,看到我旁边有个空位子便连忙跑到我旁边坐下来,说是想吃口消停饭。

同样是4岁的男孩,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不禁心中感慨,这两家父母对孩子从小的教育一定是大不相同的。

4

小外甥近视眼,有一次表姐出差,便托我带他去做眼睛康复训练。小外甥10岁了,懂事又听话,面对枯燥烦闷的眼睛康复训练,一直稳稳当当坐在那配合,从不敷衍,根本不需要我费心开导。

训练室的另一角,一个10多岁的男孩显得格外烦躁。估计是他不喜欢这样单一无趣的事情,于是大声嚷嚷要离开,并且埋怨母亲浪费了他玩游戏的时间。

那男孩的喊叫声响彻整个训练室,我心里正嘀咕着“有什么不能回家说,那么多人在场,真丢人。”只见男孩母亲上来就甩他一巴掌,大声呵斥自己的儿子。

我这才发现,这位母亲是我家以前的邻居。多年未见,再见竟是如此尴尬情形,我自然也不便上前相认。当年邻居大姐很宠爱孩子,我母亲好意提醒她教育孩子要趁早,她总是说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可如今,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

邻居大姐声音虽高,但她儿子也不示弱,朝母亲吼叫地回敬了过去。这一母一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场开撕大战。最后,男孩不顾一切地摔门而去,而他的母亲则回头慌乱地收拾东西,又急急忙忙地追了出去。

坐在不远处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吵架声、她跌跌撞撞离去的背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5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说,“孩子还小,他不懂,长大就好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无论从智商发展水平到接触环境、事物的广泛,再也不能同老一辈眼里的孩子相比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现在的孩子看的是电视、手机、互联网,玩的是“愤怒的小鸟”、“保卫萝卜”、“水果忍者”,接触到的也是各种新鲜的环境。那些靠弹珠、纸牌、树叶梗便能成为游戏道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加多元和复杂的世界,他们了解世界不再是旧时只靠家里老人口中的故事,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认知世界,感受世界。所以,他们的思想远比我们想象和认为的要成熟,眼界也比我们当年还是孩子的时候开阔得多。

俗话说“三岁看老”,我一直主张从小教育女儿要长幼有序、知礼仪、懂廉耻。家里人说我,“孩子太小,和她说她不懂,等到七八岁再教育要更容易。”但是,要等小芽长成了树苗,再修剪枝干,她会疼,我会更疼。

为什么不从小做起,在孩子这颗小苗没有长成树苗前,在孩子懵懂之时,教会他礼义廉耻,正确地引导他呢?

不要再相信“孩子还小,他不懂”这样的观念了。当孩子在幼苗时期,我们能耐心细心地栽培教导他,或许当他长成树苗时,我们就会少一些力不从心,少一些无能为力。

本文首发“父母必读”。

作者简介:

枫竹溪雨

80后,温婉而坚定。

致力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真挚的人生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