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葛少文 楓竹溪雨

今年清明節我和母親到山上給外婆上墳後往家走。快到家的時候路過街邊的理髮店,不經意地看見裏面有個小女孩,正老老實實坐在那兒,等着理髮師給她修剪頭髮。看着這一幕,讓我有些神志恍惚,曾經我也是一個小女孩,安靜地坐在那兒等待着外婆給我修剪頭髮。

記得小時候長住在外婆家,頭髮變長時,總是外婆爲我修剪。

外婆有一雙巧手,不僅繡花縫被的功夫了得,就連理髮的手藝活也堪稱一絕。

記得有一次快開學了,家裏的三個表姐都來外婆家,要外婆幫忙理髮。我們打開一看理髮器具,好傢伙!一把鋥亮的理髮專用平剪刀,還有一側刀刃爲鋸齒狀的牙剪、手動推子、海綿擦、髮卡等,裝備絲毫不比外面的理髮店遜色。

我們姐妹四人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誰先剪誰後剪,結果二姐第一個。她坐在高高的木板凳上靜靜地看着外婆,而我們其他姐妹便藏在外婆身後,一個個齜牙咧嘴,擠眉弄眼做鬼臉來逗二姐笑。外婆很認真地用手給她來回比量着髮型,時不時地溫柔地回過頭對我們說:“別淘氣,不然剪壞了。”

我們四姐妹雖然剪得的都是板凳頭,但外婆會根據我們臉型、頭髮厚度、髮質來區別對待。大姐頭髮厚,她便會多用牙剪,讓大姐的頭髮變得輕柔一些。二姐喜歡劉海,外婆便用小平剪給她修整劉海。三姐喜歡層次分明的髮型,外婆便用平剪刀給她打理層次。而我脖子後面碎髮多,外婆則用手推子把它們都修剪乾淨。我們四姐妹只有過年纔能有機會聚在一起剪頭髮,幼小的我們互相看着彼此的新發型,美到不行。

當外婆看着嘰嘰喳喳如同小鳥一般的我們,看着那四張肉嘟嘟可愛的小臉頰,她彎腰那麼久竟也不覺得勞累,心中只想着外孫女們能漂亮地去學校讀書。

歲月彈指一揮間,轉眼見二十多年過去了。老李家的四個小外孫女早已長大,而外婆卻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每年清明節,我都會憶起當年外婆手持剪刀站在那兒溫柔的身影,會憶起外婆對我點點滴滴的寵愛。而那些曾經兒時和外婆在一起生活的片段,那些舊時光,它們充盈着我的心靈,溫暖着我的人生。

本文於2018年4月4日發表於《遼瀋晚報》、《三峽商報》,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公衆號:靜夜筆耕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