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幸生活在一個焦慮的時代,眼前的苟且耗盡了我們幾乎所有的精力,那些像安慰劑一樣的詩和遠方大多數人並未見過,所以越是稀有越是失真。

當焦慮變爲常態,當毒雞湯成爲流行,當平凡成爲最終歸宿,那麼人類這個孤獨的羣體要想能找回些許生命的快感,投射到其它生物身上便成了最好的選擇,比如人類與狗的情緣。

縱觀電影史,太多的講述人類與狗難捨難分的經典,一隻通了人性、忠誠無畏的狗在很多影迷心中已然成爲英雄,甚至很多人在影像中找到了現實的投射,養狗的會更愛自家的狗,沒養的也會見狗就“撲”,不知撫慰了多少人。

於11月23日上映的《忠犬大營救》在當下看起來自然有了它不可替代的價值。 女主角顧曉月應該很大程度上有人物原型,因爲從萬千細節中能毫不費力的看到當下女性的狀態。她的背井離鄉看起來不那麼寒磣,卻也因爲到了陌生城市顯得沒着沒落,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愛情甚至都顧不上尋覓,於是躲在街角可憐巴巴的流浪金毛狗便成了她憔悴內心最合適的寄託。人狗情緣自此結下,於是有了“我養你一世不棄”,“我忠你一生不離”的承諾,相信也是很多愛狗人士最普遍的情愫。

電影中的主角金毛狗叫哈林,在主人顧曉月和獸醫李哈林的訓練下成了一隻明星狗。它幾次化險爲夷,一次接一次的創造奇蹟,不僅救主人,還在人類社會中掀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固定粉絲,儼然一個流量小鮮狗。其實不難看出,哈林帶給顧曉月的不僅僅是一種同病相憐,更多的是讓她的生活開始泛起漣漪,不斷地發現了生活裏的驚喜與美好。

看到顧曉月能爲一隻素不相識的流浪狗焦急萬分,即便自己沒錢也沒有對它放棄治療,加之本身就楚楚動人的外貌,着實讓以狗爲事業的李醫生心動不已。這纔有了後來李醫生主動去顧曉月家裏爲哈林療傷,纔有了主動訓練哈林的技能,兩人也因狗相識相知,慢慢發現彼此間因爲狗暴露出來的互相依賴。可以說如果沒有哈林,就不會有這段佳話了。

愛狗的人當然會視狗如命,那種曖昧不清的情感或許是親情,又好似友情,長久的陪伴下又會滋生出如戀人般的依賴,何況像哈林這樣聰明的金毛犬,集萬千寵愛也毫不過分了。可還有很多不法分子一次次的觸碰着愛狗人士的底線。很多抓狗車、非法屠宰場讓愛狗人士恨的牙癢癢,明明是那麼可愛萌翻的動物他們卻忍心殘害,其手法看得人毛骨悚然。電影高潮部分大反派基德爲了找出吞了鑽石的哈林,不惜在屠宰場裏將一隻只的金毛犬用棍打死,雙手沾滿鮮血看得顧曉月一衆痛心疾首。電影很好的將這種矛盾視覺化,一方面強化了以顧曉月爲代表的愛狗人士的救狗心切、無所畏懼,另一方面則是把害狗匪徒的醜惡嘴臉昭然於世,既能得到觀衆的共鳴,又能起到教化作用。

《忠犬大營救》選在狗年上映,也是非常到位的順勢而上,既有溫馨的生活氣息描摹,又有跨國犯罪的動作場面加持,可以說是很充分的照顧到了影迷和狗迷的感受,亮點頗多,值得觀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