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致電,由彭德懷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此時他已祕密入朝6天,見過金日成,完成多項軍事部署。就在這天上午,在朝鮮溫井以北和雙水洞地區,志願軍殲滅南韓軍隊千餘人,首戰告捷。

朝鮮戰爭分五次戰役,其間彭德懷與毛澤東不是沒有摩擦。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將美軍打到三八線,就下一次戰役時間與是否過三八線問題,他曾給毛澤東發電報:

“如能殲滅南朝鮮1、6兩師,美24師,騎1師或給予殲滅性打擊時,我即將越三八線相機取得漢城。如上述敵人不能給予殲滅性打擊時,即使能越過三八線或取得漢城亦不宜做。因過遠南進,將敵驅至大邱、大田一帶,會增加以後作戰困難,故擬在三八線以北數十里停止,讓敵佔三八線,以便明年再戰時殲滅敵主力。”

兩次戰役後,志願軍傷亡慘重。同時,當地已入冬,戰士們沒有冬裝,出現嚴重凍傷,這些都讓彭德懷很焦慮。在電報裏,他沒直說不好繼續作戰,但透露“此役結束後,需補新兵。……目前,糧、彈、鞋、油、鹽均不能按時接濟,主要原因是無飛機掩護,鐵道運輸全無保證,隨修隨炸”等。

對他的軍隊休整過冬方案,毛澤東密電指示,過了三八線再休整。於是他又回電,“大意是說,打過三八線,估計問題不大。你讓我過,我就執行你的命令,但將來能否守住,我沒有保障。”

彭德懷的這話裏面蘊藏着一點不馴服。

戰局發展果然應驗了彭德懷的判斷。第三次戰役雖突破三八線並攻佔漢城,但聯合國軍是主動撤退的,中朝聯軍除佔了些地盤,沒對敵人作戰部隊造成什麼創傷。鑑於此時志願軍在戰場上已成強弩之末,他於1951年1月8日命令部隊停止進攻,全軍休整。此舉引起朝鮮方面強烈不滿和反對。

同盟背後,彭德懷與金日成分歧嚴重,其中關於是否南進追擊,爭吵得最厲害。

會議記錄顯示,1951年1月11日下午5時,彭德懷與金日成、時任朝鮮外務相樸憲永在君子裏司令部會談,彭對二人發怒:“你們過去說美國不會出兵,從不設想如果美國出兵怎麼辦,你們認爲美國一定會退出朝鮮,但不考慮一下如果美軍不退出朝鮮怎麼辦?你們希望速勝,而又不作具體準備,其結果只延長戰爭,你們把戰爭勝利寄託於僥倖,就可能把戰爭引向失敗!志願軍休整補充需兩個月,沒有相當準備前,1個師也不能南進。如果認爲我彭德懷的中朝聯軍總司令不稱職,可以撤職,以至殺頭!”

在場所有人聽後,陷入沉默。

彭德懷在廬山會議後,金日成曾致電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贊同對彭的處理,並要求親見毛澤東,有很多事要對其說。其實抗美援朝中,他很清楚,很多事並不由彭德懷決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