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圖是晚清時期外蒙古地區的官員們,他們也沿用了清朝的頂戴花翎,但是官帽看上去非常可笑,帽子似乎戴反了,這還能縱馬奔馳嗎?

2、這是清朝三位官員,都是朝廷大員。從左到右依次是成林(署理三口通商大臣、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廣西巡撫、刑部右侍郎,擢升總理衙門大臣),文祥(歷任工部主事、內閣學士、署刑部侍郎、軍機大臣等職),寶鋆(曾任內閣學士、禮部右侍郎、總管內務府大臣、軍機處行走、武英殿大學士等職),他們坐姿飛揚跋扈,霸氣十足,個個看起來官氣凌人。

3、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晚年爲洋務派代表人物,時人皆呼之爲“張香帥”,提出了“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主張。張之洞歷任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因喜夜間辦公,白天睡覺,被人指爲“興居無節”,建立自強學堂,親自督辦的漢陽鐵廠,加快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

4、鄧世昌大家都很熟悉,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諡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5、這是一位清朝官員的全家照,左一的小妾是沒有資格坐着拍照的,長相甜美。照片中的官員目光犀利,盛氣凌人,不怒自威,完全是一副家主的做派。

6、這是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他正氣凜然、目光如炬。左宗棠收復新疆一戰,爲後人留下1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他爲官一生,卻極度清廉。“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被稱爲“晚清第一硬漢”。梁啓超曾評價左宗棠:五百年以來的第一偉人。如今左宗棠留下的照片寥寥無幾,這張照片尤爲珍貴。

7、李鴻章作爲與西方列強談判的中方代表,一生簽署了30多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主權,受盡恥辱。李鴻章是中國近現代事業的開拓者,他創造了500個第一。他與俾斯麥、格蘭特一起被西方評爲世界三大偉人之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盛讚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8、僧格林沁,晚清名將,蒙古科爾沁郡王,人稱僧王,參與對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等戰爭,軍功卓著,被稱爲“八旗最後的猛將”,所率領的蒙古馬隊是當時清朝戰鬥力最強悍的一支勁旅。在鴉片戰爭中,他是堅定的主戰派,曾在大沽口重創英法聯軍,極大的鼓舞了清朝軍民抵抗侵略者的決心。

9、這是清朝官太爺斷案的經典場景,官員、師爺們等人高高在上,官氣逼人,而受審犯人沒有一點人格尊嚴,他們跪在地上唯唯諾諾,連頭都不敢抬,這也是官逼民反的徵兆呀!

10、這是和珅的真實畫像,與我們想象中肥頭大耳的和珅形象差距非常大。衆所周知,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貪官,但他的能力確實很強,對乾隆皇帝極其忠誠。和珅擔任的職務有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執掌帝國的人事、財務、民政、軍事等大權,可謂權傾朝野,風光無二,想沒錢都難!

11、寶鋆(1807年-1891年),字佩蘅,索綽絡氏,滿洲鑲白旗人,晚清大臣,洋務運動時期中央的主要領導者之一,造就“同治中興”,光緒年間晉升武英殿大學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