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通过有趣、有针对性的亲子互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是爸爸妈妈们能够送给宝宝的最佳礼物之一。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除了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我们还可以通过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有趣的亲子游戏来进一步地帮助孩子。

· 写在前面 · 1-3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萌芽期,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通过有趣、有针对性的亲子互动,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是爸爸妈妈们能够送给宝宝的最佳礼物之一。

01 0-3岁宝宝是怎样认识自己的 心理学上,把0-3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0-4个月 这一阶段的婴儿不能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分开,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自己的要求得到妈妈的及时满足是理所当然的;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也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是属于自己的。

5个月-1岁 这一阶段,宝宝逐渐会发现自己的手、脚,意识到他们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宝宝躺在那里吃手、玩脚。半岁之后,他们也会逐渐意识到母亲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 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爬到面前,会对看到的影像产生好奇,但还不能完全明白那是自己。 1-2岁 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听到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会知道那是在叫自己。随着语言的发展,1岁半之后,孩子能逐渐学会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慢慢学会主动照,会自发地与里的自己互动,欣赏自己的形象,这表明这个时候他们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意识。 越接近2岁,他们会越有自己的主张,不再是那个事事受摆布的小婴儿,会在许多事情上说”不“,这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 2-3岁 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一个关键标志是这一时期他们会开始用”我“这个人称代词而不是名字来称呼自己。 他们有自己的主张这一点在继续发展,但会表现得越来越”讲道理“,而不是之前的遇事就说”不“。 这一时期,他们开始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做错事会有脸红害羞之类的表现。但这一阶段的自我评价还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 02 怎样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 看了以上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在3岁以前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自我意识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以及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2岁以前,对孩子相应的自我意识发展行为不要横加阻止,比如吃手、玩脚、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自发锻炼。

从2岁左右开始,面对越来越多有自己见解的孩子,我们应该避免只从大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避免父母的权威,尊重那个小人物和孩子。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受到尊重,这对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和自信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除了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我们还可以通过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有趣的亲子游戏来进一步地帮助孩子。 游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03 游戏:自我意识发展的助推器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触手可得的对自我最直观的反映工具。 即使是我们成人,也每天数次地在中寻找自己的自我形象、状态,并据此加以自我肯定或是调整。 那么,在孩子自我意识的关键萌芽期,怎样好好利用这个工具呢?

我们七点十分的在家早教5分钟游戏课的第一课,就为大家直观、全面地展示了可以与宝宝进行的游戏: 1、表情游戏 2、五官、身体认知 3、模仿游戏 4、童谣游戏 除了这些方式,爸爸妈妈们在与宝宝们玩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特点和兴趣,发挥临场智慧,变化和创造出更多的宝宝喜欢的游戏方式。

记住一点:与宝宝的亲子游戏中,笑声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也是游戏力的关键点。无论是什么形式,只要能够让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地玩耍,即使是对着装一只笨笨的,也是非常好的游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