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9年10月22日,失业的人力车夫向电车公司发动进攻,将他们的电车弄坏了63辆,还破坏了很多轨道,让整个有轨电车系统停业了18天,这引起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在电车没有开通前,北京城内的总商会向警厅抱怨,如果,有轨电车真的通车了,那么,北京城内将有几万人失业,这是多么不稳定的因素。

原标题:百年前,中国境内出现了一条先进的交通线,7万人被迫失业了

有轨电车(Tram、Streetcar、Tramcar)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简称电车,属轻铁的一种,列车一般不超过五节,但由于在街道行驶,占用道路空间。此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

电车以电力驱动,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它也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之前新城亦庄向外公布了其建设有轨电车路线的实施方案,之后顺义也公布了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要完成的三条有轨电车路线。这两个消息,让人们在脑海浮现出了有轨电车的身影:这个阔别多年的有轨电车终于又回来了。

其实,在上世纪,北京城就出现过有轨电车,而且,在当时的交通系统中,它还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种有轨电车可无法跟现在的地铁相比,至少,在乘车体验上面就无法相比。有轨电车的载客非常小,由于乘坐的人数很多,车厢内非常拥挤,很多人挤不进去就只能在车厢边缘,或者直接趴在车门口。这种有轨电车还没有空调,连车门都比较简陋,冬天使用木头材料做车门,夏天使用铁栏杆做车门。

除此之外,车门的开启和关闭都是人工操作,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感应器。乘客在里面有时候也是挺遭罪的,因为,冬天有冷风灌进来,而夏天里面却闷的很火炉一样,根本说不上任何舒适之感。即使这样,有轨电车还是深受欢迎,毕竟,它是当时先进的出行工具。

在有轨电车的筹建之初,很多人都在阻挠这个项目的实施,比如说,刚刚在地面上铺好轨道,就有人投诉它破坏了北京城内的遗址而被迫改道,还有一些商家觉得沿途竖立的电线杆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要求将其拆除。当然,最敌视这个有轨电车的,还是北京城内那些人力车夫。

人工拉车是日本传到我们中国的,由于轻巧的人力车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面穿行十分方便,所以,这个新行业深受百姓喜欢,也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内从事人力拉车行业的人数接近七万,这一辆人力车就是全家人口粮的来源。

然而,电车横空出世了,有轨电车跑得比人力车快,拉的人也多,自然将会取代人力车而成为大众的首选。

在电车没有开通前,北京城内的总商会向警厅抱怨,如果,有轨电车真的通车了,那么,北京城内将有几万人失业,这是多么不稳定的因素。而在电车通车那一天,那些人力车夫真的豁出去了,纷纷躺到有轨电车的轨道上,企图逼停电车。

1929年10月22日,失业的人力车夫向电车公司发动进攻,将他们的电车弄坏了63辆,还破坏了很多轨道,让整个有轨电车系统停业了18天,这引起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最后,无论人力车夫如何阻挠,有轨电车还是成为了主流,成为了大众的交通工具,而落后的人力车必然面临淘汰。

1937年,日军占领中国,日本政府强行将他们即将淘汰的车厢卖给了电车公司。虽然,电车公司的车辆有所增加,但是,这些新增的车厢质量并不好,它们都是被日本用过的二手货。然而,这些旧车厢并没有被弃用,还是在中国大地上运营着。

直到中国解放后,北京城才有了新的交通工具,而这种落后的有轨电车才慢慢被放弃。

在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天上的还是地下的或者是水中的,人们想去哪都可以,不仅缩短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还大大提高了出行的效率,真的是既快捷又方便。

参考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清朝通史》、《昨日电车开车典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