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之後”這個曹操無意中創作的成語,成爲了中國歷史上代指死亡的經典話術,不得不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曹操用“百年之後”代表死亡,這種說法快傳播開來,當時的老者紛紛口耳相傳,它也成爲了我國代指死亡的一個常用成語,爲什麼“百年之後”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呢。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而且是大人物,知名人物,雖然很多事情被世人所詬病,但不得不承認,曹操確實是有才能的人。

曹操軍事能力非常卓越,尤其在鼓舞士氣上面。 比如衆所周知的“望梅止渴”: 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一路行軍,走得非常辛苦。時值盛夏,太陽火辣辣地掛在空中,散發着巨大的熱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軍隊已經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禿嶺,沒有人煙,方圓數十里都沒有水源。將士們想盡了辦法,始終都弄不到一滴水喝。 頭頂烈日,戰士們一個個被曬得頭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乾舌燥,感覺喉嚨裏好像着了火,許多人的嘴脣都乾裂得不成樣子,鮮血直淌。每走幾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體強壯的士兵,也漸漸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這樣的情景,心裏非常焦急。他策馬奔向旁邊一個山崗,在山崗上極目遠眺,想找個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發現,龜裂的土地一望無際,乾旱的地區大得很。再回頭看看士兵,一個個東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難得再走多遠了。 曹操是個聰明的人,他在心裏盤算道: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這麼耗下去,不但會貽誤戰機,還會有不少的人馬要損失在這裏,想個什麼辦法來鼓舞士氣,激勵大家走出乾旱地帶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腦子裏蹦出個好點子。他就在山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聲喊道:“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結滿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堅持一下,走到那裏喫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戰士們聽了曹操的話,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喫到了梅子一樣,口裏頓時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來,鼓足力氣加緊向前趕去。就這樣,曹操終於率領軍隊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們對梅子酸味的條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乾渴的困難。 當然,這些都是場面話,說得非常好聽,但是否真誠,只能讓將士們自己去體會了。 曹操要做成一番大事業,勢必要依靠得力的將士們,所以他經常在出徵前,會對將士們做一番思想工作,主要還是在鼓舞士氣上面。 曹操曾在軍中說道:“只要跟隨我的人,我肯定不會虧待你,而且也不會虧待你的父母和子女,保證他們都能衣食無憂”。 說完前面一大段話後,作爲老闆的曹操也真的像今天的老闆一樣開始和員工大談情懷理想。曹操的理想無非,那就是一統天下的大業,要是自己成功了,這輩子就沒有遺憾了。並用了“吾百年之後”來彰顯自己的志向。 《曹操集·卷二·軍譙令》:“爲存者立廟,使視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 而所謂的“百年之後”指的是死後的狀態。 換句話說,要是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的話,曹操就死而無憾了。 曹操用“百年之後”代表死亡,這種說法快傳播開來,當時的老者紛紛口耳相傳,它也成爲了我國代指死亡的一個常用成語,爲什麼“百年之後”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呢? 首先,因爲它出自曹操口中,而曹操是當時的名人,就像我們今天的明星效應一樣,曹操說的話自然而然會受到那些溜鬚拍馬的讀書人追捧,經這些大嘴巴讀書人一傳,“百年之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百年之後”背後還寄寓着曹操闊達的胸懷,曹操覺得百年之後,他統一國家將會欣欣向榮,所以“百年之後”有一種展望未來的大氣,用它來形容死亡,不僅能消除死亡的恐怖,而且有一種超脫死亡看向未來的意思。 現在的老人家很喜歡說百年之後,就是看中它這一層闊達的內涵,如果兩個老人家談論到生死,相敬一句百年後黃泉相見,既是對對方長壽的祝福,也表達自己面對死亡大無畏的精神。

古人七十老來稀,更別說百年了,用“百年之後”替代死亡,還有一種自己能活一百歲的樂觀,這也很符合曹操的性格。 曹操作爲一個樂觀的軍事家,他的逆商特別高,每次遭受挫折他都一笑而過,所以雖然三國後期曹操遭遇軍事上的失敗和頭痛病的困擾,他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態,最後活了六十多歲。在古代社會福利和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活到這個歲數的老人可以說很稀少了。

現在的老人們說“百年之後”,其實也是在表達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樣經歷了幾十年的大風大浪的生活,看過世間百態,卻保持着一顆樂觀的心。 “百年之後”這個曹操無意中創作的成語,成爲了中國歷史上代指死亡的經典話術,不得不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想不到曹操在爲我們獻出優秀文學作品的時候,還爲我們創造出這樣一個又實用又有意境的成語。這個成語流傳到當代老人口中,成了一種民族樂觀精神的傳承。

正因爲“百年之後”這個詞比較含蓄,優雅,所以如今依然有人在用。 到現在,包括“百年之後”的很多成語、俗語、諺語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畢竟是老祖宗的智慧。

世代流傳的這些成語、俗語、諺語,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古人的做人處事,做人做事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都是根據前人的經驗智慧,學習好的摒棄不好的。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瞭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