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的上饶市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美景、有美女、有美食、有故事。

立冬时节,桂花落柚子香。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30名作家,应上饶三清媚女子文学社邀请到这里采风,行走在上饶的土地上,犹如走在巨大的调色板里,稻田连片、茶树成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粉墙黛瓦,与河北大平原的景色形成巨大反差,江南的美景正好可用醉人两个字描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这句话写于此处,实在是顺理成章了。

火车把我们送到上饶市的欣凯皇冠酒店,三清媚女子文学社的毛素珍会长等文友,已经陪同先期到达的秦皇岛、沧州、廊坊等地的朋友吃过饭,但还是坚持等到我们最后一批客人到来后,才带着满脸疲倦离开。

北方的男人不好酒的没几个。安排好房间,我们几个从石家庄来的老男人商量着到街头走走,寻两杯酒吃。

宾馆的对过有几家小吃店还亮着灯。我们随便进了一家,正准备打烊的老板娘欣欣然迎了上来。

“还能吃饭吗?”我们头儿问道。

“好哇好哇,请坐吧。”

小酒店的摆设是简单的长条桌,顺墙有一溜桌子,摆着各种半成品菜肴,标着价格。客人“看图说话”吃什么点什么。

点了香辣牛脚、鸭四宝、猪皮豆腐等地方特色菜之后,我发现了灯箱上标价1.5元一个的灯盏米粿,那可是上过央视的江西铅山名小吃。

“老板娘,再来份灯盏米粿。”

“实在对不起,做不出来,你们来得太晚了。灯盏米粿做起来很费事的,怕你们等不及。”老板娘满脸的不好意思,反复向我们解释。

“我们这里的灯盏米粿铅山最有名。它要先将大米放在水里浸泡二个小时以上磨成米浆。再将米浆放入锅加适当的盐和碱,用中火去煮,米浆变成团,还要用锅铲用力揉,一边揉一边在锅底擦菜油,防止粘锅。揉好的粿团捏成灯盏的样子,放入蒸笼中,填入美味的馅后蒸20分钟左右才可以吃。”

灯盏米粿没有吃到,我稍稍有些遗憾,但还是伴着一个吃货对灯盏米粿的向往进入梦乡。

是毛素珍会长,圆了一个吃货的梦。不日,我在山清水秀的铅山葛仙山脚下,一个叫虹桥上的地方,走进了“六一草堂”。

“六一草堂”是三清媚女子文学创作营之一,得名来源于宋人欧阳修。早在400年前,欧阳修的后人选中并迁徙到这里定居。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紧靠“六一草堂”一侧是厨房,毛素珍大姐正和几老年妇女人为大家准备午餐。毛大姐准备的午餐全部是铅山当地的风味小吃,如糯米煎饼、芋饺、发糕等,满桌的杯盘看上去极为壮观,这样的宴席在河北是见不到、吃不着的。毛大姐称其为文学宴。

当我们几位步履蹒跚到达“六一草堂”的时候,先头部队已经去果园采摘马家柚了。

毛大姐特意请来几位当地老人为大家做了铅山地方有名的灯盏米粿。这些老人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我钻进厨房,看到灯盏米粿的托和馅料早已备好。厨房里烟火缭绕、热气腾腾,几个大笼屉里摆满捏好的“灯盏”,一个搪瓷大盆盛着炒制的馅料。

一位老奶奶见我不停地拍照笑道,铅山的灯盏米粿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才能吃到。

我问她盆里的馅料都是什么,老人说,应季的白萝卜、黄豆牙、香菇、春笋、猪肉、墨鱼,只要美味合口味什么都可以。

当人们从柚子园归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灯盏米粿也出锅了,毛大姐将笼屉里的灯盏米粿一个个用筷子夹到盘里。我上前帮忙,却发现并不像平时夹饺子那么简单,稍不小心就会夹破。毛大姐说,用筷子不能去夹,而是像用铲子一样,托底上挑才能将精美的灯盏米粿,一盏盏挑到盘子里。

当地人吃这种美味的灯盏米粿时,需要配一碗撒上葱花、香菜、辣椒粉以及香醋、香油的骨头汤,特别有仪式感。

灯盏米粿这种当地人招待贵宾的食物,我们吃得尽情尽兴。葛仙山下品尝地道的灯盏米粿,着实让大家感受到了江南炊烟里那种别样的淳朴亲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