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陽光網訊今天,記者在東莞市洪梅牧牛洲看到,不少的魚塘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原來,牧牛洲主要以養殖筍殼魚爲主,現在養殖區已經搭好了過冬防護棚,確保魚兒安全過冬。

楊哥在牧牛洲水產養殖區養殖筍殼魚已有好幾個年頭,他家養殖的筍殼魚總面積約80畝,今天他請人着手找架搭棚,預計這兩天就可以將全部棚體覆蓋上塑料薄膜。

養殖戶:“大概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搭棚,因爲這個時候轉季了,轉季了天氣就變涼了,如果溫度太低的話魚就不喫料了,低於20度以下差不多不喫料了。天冷的時候可能水質各方面都要求高一點,調水溫,管理比平時要多一點功夫了。”

據瞭解,筍殼魚爲暖水性魚類,養殖週期一般在1年半以上,適溫16-35℃,非常怕凍,11℃以下非常容易死亡,目前,珠三角地區均採用搭建越冬大棚的方式幫助筍殼魚越冬。專業人士建議,搭建越冬大棚要儘早,一般10月底就可以着手準備了,否則容易因寒潮突襲而措手不及。搭建大棚時一定要將薄膜拉緊繃平,過冬後在來年3、4月時要持續多日逐漸揭開薄膜,慢慢調節大棚內氣溫,不要一次揭開大棚,以防“倒春寒”,同時也避免筍殼魚應激反應過於強烈而導致死亡。

據悉,洪梅鎮一直以來對設施農業補貼政策非常重視,通過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勞動者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設施,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節本增收,助推現代都市農業發展。今年已爲養殖戶辦理791畝漁業過冬棚補貼手續,補貼資金達59萬多元。(陳瑞芳 倫健超 王兆明)

養殖戶開始搭棚幫魚兒過冬

養殖戶開始搭棚幫魚兒過冬

養殖戶開始搭棚幫魚兒過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