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將軍調遣軍隊的時候,少不了一個重要的東西:虎符。同時皇上一般會派親信的大臣特使監督,滿足這些條件後,虎符才能調遣軍隊。

古代將軍調遣軍隊的時候,少不了一個重要的東西:虎符。它是一種虎狀形的兵符,但是由兩半組成。如果是用半個虎符,那是調不動一兵一卒的,必須兩半合成完整的虎符纔行。它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前期作用並沒多大,可到後來虎符完全代表着兵權。皇帝爲防止將軍兵權過大,就會自己留一半虎符自己,以達到分化兵權。
像秦始皇就是這樣,當時呂不韋貴爲丞相勢力很大,還掌握着軍隊。這就讓秦始皇有很大的顧慮,就規定兩半兵符合成完整虎符纔有用,達到限制呂不韋使用兵權的作用。看到這裏,肯定很多人會有疑問,爲何憑藉這個小小的虎符,就能輕易調遣數十萬軍隊?
其一,皇權的象徵。古代皇帝是權力最大的人,擁有一切生殺大權。天下百姓都得聽從他的命令,當然士兵也不例外。但是打仗一般都是將軍領兵,很少出現御駕親征。因此虎符就派上用場了,虎符就代表着皇帝,見到它就如同見到皇帝。如有人膽敢不聽從調遣,就相當於違抗皇命,古代那可是輕則殺頭,重則株連族人,所以沒人敢不聽從。
再者新兵入營都會學會辨認虎符,因爲古代沒有手機、沒有照片,即使朝廷派來一個將軍調兵,恐怕也沒幾個人見過他。這時他有虎符在手的話,將士們就只需要看兵符就行了,減少了很多麻煩。
其二,特使監督。如果出現特殊情況,皇帝兵符被盜,調集大量軍隊,那豈不是很容易被臣子起兵篡位?這個是不用擔心的,皇帝能不考慮周到嗎?單憑一個完整的虎符那也是調不動軍隊是,必須要有皇上下的旨。同時皇上一般會派親信的大臣特使監督,滿足這些條件後,虎符才能調遣軍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