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有一句话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虽然是用在情侣或者说夫妻之间,但用在了父母和孩子身上,其实也同样适用。夫妻之间的陪伴,最多是从谈恋爱的时候才开始陪伴,而在于一个人童年时光中的重要的存在,父母所占的比重是很多的。一个孩子的三观的塑造,也是在童年的时候开始,对孩子的管教,也该是循循渐进,从小的时候开始。

有些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类型的,对孩子的管教付出,其实是很低的。他们并不是不爱孩子,相反很多时候是因为爱孩子,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才拼了命去努力,但往往也忘了,其实孩子要的可能只是父母的陪伴。所以孩子管教和陪伴,要在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有些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往往孩子再也管教不了。

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就存在一个通病,一直认为“他/她只是个孩子呀”,对小孩子小的时候,就非常娇生惯养,孩子想怎么样都顺从着,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任何事情都需要别人去满足自己,如果达不到就大哭大闹,让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等到孩子长大了,大人开始觉得,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一个人,才开始想着管教,想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但孩子已经习惯了原本的那种模式,完全听不下去管教,既而变成了被宠坏的样子,再也改不了。那么,管教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1、陪伴孩子成长,不要缺席孩子身心塑造的时刻

有些大人把孩子直接扔给了爷爷奶奶们带,其实并不是说爷爷奶奶就肯定管教不好,而是本身隔代亲,就容易把孩子宠坏,而且爷爷奶奶管教也因为自身身份和精力,没法像以前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可以让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但千万不要做甩手掌柜。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成长,可以拉近孩子跟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更加认同亲近父母,交流上就没有太多隔阂,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习惯培养也更加方便。

2、尽早给孩子树立三观

在小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在他开始撒泼调皮,没有加以阻止,孩子觉得家长没意见,自己这样是正确的,所以就不会改。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小开始塑造,如果有些不好的想法和做法在小时候养成了,长大之后就很难矫正了。

3、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从信任中教导

很多家长觉得跟孩子有代沟,觉得沟通不下去,导致教育的时候只能使用“武力”教育,但其实从小跟孩子做好沟通,让孩子感觉,大人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都是反对自己的想法做法的,会更好接受大人的教育。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让孩子信任你了,等你来教育的时候,孩子才能更好的接受。一个好的家长,是能够在父母和朋友的关系中自由切换的,孩子愿意跟你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才能慢慢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