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的猛將,關羽這個名字不可不提。關羽不但有勇有謀,而且忠誠正直,被後人尊稱爲“武聖”,成爲後人心目中一個神話般的牛人。
當然,關羽是神人也是凡人,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擒殺便把他打回了“原形”。關羽的悲慘結局,當然是因爲他身上的致命弱點所至,4個字,驕傲自滿。
關羽的成名之戰是於萬軍之中取敵之首級——斬殺驍將顏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關羽和劉備失散後,無奈之下“暫投”到了曹操麾下。爲了讓關羽真心降服,曹操任命他爲偏將軍,厚禮待之。然而,關羽對劉備忠心無二,伺機報了曹操的恩情後,再投劉備。
不久,袁紹對曹操發動大攻勢,打得曹操丟盔棄甲,軍心動盪。特別是袁紹派出的河北名將顏良更是威不可擋,打得曹軍將領無人敢應戰。關鍵時刻,關羽站出來了,他單人匹馬衝進敵軍陣營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殺了坐在帥旗下的顏良。
顏良被斬殺後,袁軍火速退軍,曹操之困得已緩解。而關羽也因此壯舉而天下聞名。
這裏把關羽的勇猛和忠誠體現得淋漓盡致。
赤壁之戰後,關羽被委在重任,成了鎮守軍事重鎮荊州的將帥。在守荊州這段時間裏,關羽最大的業績就是和曹軍作戰。諸葛亮在隆中對,規劃的是以荊州爲“跳板”,派遣上將北伐。而關羽也嚴格執行這一戰略方針。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北伐,目標直指與荊州接壤的襄陽與樊城這兩個軍事要地。
結果關羽大獲全勝,上演水淹于禁七軍的經典一幕,因此而威震華夏。當時關羽大敗曹軍後,曹操派大將軍于禁率七路大軍火速救援,結果聰明的關羽利用連日下大雨,通過圍洪泄洪的舉措,成功地淹死了于禁的七路3萬多大軍,就連於禁本人被活捉。事後,曹操嚇得一度產生了遷都的念頭。
之後,曹操麾下的謀士們發揮作用,提起了修書東吳,挑撥東吳進軍荊州。事實證明,此計果然得逞。因爲關羽幾次大勝後飄飄然,目空一切,以孫權的主動聯姻,他竟然毫不留情面地拒絕了,孫權因此對關羽恨之入骨。因此,他接到曹操的信後,馬上就行動起來。
最後,孫權利用關羽大勝之後的麻木思想,派遣呂蒙以白衣渡江的方式,成功偷襲了荊州。
失去了荊往上的關羽腹背受敵,很快慘敗被東吳生擒。
也正是因爲這樣,孫權得已如願地拿下長江以南的荊州,表面看賺大了,實際上卻得不償失,因爲他從此兩面樹敵,既要對抗曹魏,又面防備劉蜀。
箇中利害關係,孫權當然是知道的,爲此,他一再強調不殺關羽,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前方將領呂蒙地還是直接取下關羽的首級,這又是爲何呢?
原來呂蒙最開始是周瑜部將,周瑜對他十分器重,不但悉心教導,而且還一手把他提拔上來了,呂蒙對感恩於心。赤壁之戰後,周瑜在攻打荊州時劍傷復發而命喪於荊州城下,之後,荊州一直被劉備佔着。對此,呂蒙十分窩火,偷襲荊州,一方面他是奉命行事,另一方面也有替周瑜報仇雪恨之意。
因此,呂蒙生擒關羽後,以快刀斬亂麻這勢斬殺了關羽。
呂蒙不會料到,禍害也來了。他的舉動使得孫曹的結盟徹底決裂了。最終,導致了劉備和東吳的勢不兩立。
果然,關羽的慘死引發軒然大波,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進攻東吳,引發了夷陵之戰,雖然劉備在此戰中敗給了東吳後起之秀陸遜的火攻之計中,但東吳顯然也損兵折將,大傷元氣,更重要的是,從此東吳失去了蜀國這個好夥伴,也就失去了反擊原本就一直強大魏國的機會,只能困守一方,被動防守。最終導致了蜀國和東吳的相繼滅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