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讀者跟我講了個霸氣故事。

她跟男友是相親認識的,處了大半年準備結婚,終於聊到了房子上。

男友婚前買了兩套房子,一套40平的公寓,一套80平的商品房,都只付了首付,結了婚由小夫妻慢慢還貸,卻只願意寫男方一個人的名。

這位女讀者當然不幹。

去公益活動做個慈善,捐了錢都得寫個名字,更何況是上百萬的房子。

醜話說在前頭,婚姻真要有個變數,這麼多年房貸怎麼清算,誰來保障她的權益?

所以,女讀者跟男友鬧翻了麼?

不,她二話沒說,在市中心買了一套房子!總價比男友那兩套還高!

這下好了,扯平了,你不寫我的名字,我也不寫你的名字。

各還各貸,誰都別惦記誰!

她告訴我:“這幾年我做生意攢了點錢,老早就想買房子了,就是下不了決心。倒是要謝謝他們家,逼着我做了婚前買房的決定!”

啊,聽起來真利落。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女孩子婚前買房那些事吧!

衆所周知,我現在張口閉口就自詡中年婦女了。

中年婦女的特點,我自然一個都沒落下,其中之一就是俗氣——不知道爲什麼,近年來我看房子,越看就越喜歡。

什麼蒂凡尼和寶格麗,橫看豎看,都不如房子好看。

實不相瞞,我現在心情不好,就往各大樓盤逛一圈,買是買不起了,光是看一圈,我就很精神抖擻:喪啥,趕緊賺錢,買房!

很難形容房子給人帶來的安全感。

老讀者或許都知道,我在婚前買了一套小戶型的房子。

當時是在爸媽的軟磨硬泡下,硬着頭皮買的。

實不相瞞,交完首付的前幾個月,我窮得連公交車都不敢坐了。

那段時間壓力很大,頭髮都快抓禿了。

偶爾也會不解,爲什麼爸媽明知我工資微薄,還硬要我買下那套房子。

直到一個夜晚,我加完班出來,走在十字路口,遠遠地看見我的那棟房子,它矗立在那裏,那麼穩,那麼高,我一下就懂了。

爸媽想讓我在這座城市裏,擁有一個家。

男人可能會走,但這個家不會走。

直到如今我結婚了,依舊很慶幸自己在婚前買了房。

這套房產就是我的,哪怕失業了、失婚了,我還有最後的落腳地。

時常有女性讀者來問我,婚前要不要買房。

我知道在傳統觀念上,女孩子是不用那麼拼的。婚後跟丈夫一起買,或者直接拎包入住丈夫的房子,都是可以的。

但如果問我的意見,我還是建議,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能買就買。

其一,就目前來看,我似乎還未找到,比房子更低風險的財產保值方式。

錢是不斷貶值的。

十年前的十萬塊,跟現在的十萬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08年我念大學時,一個普通大學生的生活費,還不過每月800塊。

十年後的今天再看,800塊能買些啥?

錢越來越不值錢,但房子卻是不斷升值的。至少從前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是這樣的。

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即便不爲其他,就當買了一份固定的理財產品,也是值當的。

其二,一套單獨佔有的房子,給人帶來的安全感是無可比擬的。

單獨出資購買的房子,房產證上會寫上“單獨佔有”四個字。

這四個字給女人帶來安全感,遠比一本結婚證更強烈。

現代婚姻關係太不穩定,離婚率日益攀升的今天,購置一套房,就等於爲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當然,我知道有人要槓了,難道剛結婚就要爲離婚找退路嗎?我跟這種人說不清。

誰不想白頭到老?

但凡事做好最壞打算,又有什麼錯呢?

先謀劃周全,總比事到臨頭扯皮耍賴、走投無路要漂亮得多吧?

永遠不要低估人性之惡。

真到感情破裂那天,指不定會鬧得多難看。人心是不可測的,但私有財產什麼時候都是私有財產。

講真,女孩子婚前買房,真挺難的。

父母有經濟支持倒還好,倘若只能獨立支撐,就真像我當初那樣,要熬過一段很艱辛的日子了。

你最好有心理準備。

但話又說回來,這世上的安全感,哪一份是輕易得來的呢?

那些從不擔心失業的人,哪一個沒見過幾百次凌晨三點的夜空?

那些有勇氣千金散盡的人,哪一個不曾在自己的領域,付出過艱苦卓絕的努力?

你可以相信虛無縹緲的運氣或者這個那個男人,但無數前車之鑑會告訴你,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

我倒真認識一些不需要從房子上獲得安全感的女性。

比如一位大學教授。她從不着急買房。因爲不管這世道怎麼變,她淵博的知識不會消減,幾十年的寒窗苦讀,就是她的安全感,她一點都不怕。

又比如一位創業女性。她白手起家帶領團隊,創下了年收入幾千萬的業績。這份簡歷就是她的安全感,就業形勢再怎麼變,她都有一口飯喫。

你看,這篇文章,說的是房子,又不只是房子。

女人啊,不管選擇了哪一條路,想走得穩,走得長久,都免不了動心忍性,勞其筋骨,路漫漫而求索。

早在好多年前,波伏娃就擲出了一條警世名言: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爲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

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爲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輕鬆快樂的道路,處處誘惑,處處陷阱。誰不想輕鬆快樂,一世無虞?

但世上又豈有這樣的極樂寶鑑?

多得是凡塵俗世中風塵僕僕的探尋者。或是求學,或是創業,又或是通向最俗氣的安全感——拼下一套房子。

不管哪一種,都不會太輕鬆。

但我們似乎別無他選,不是嗎?

現在奮鬥,總好過以後奮鬥。現在不奮鬥,也總有一天要奮鬥。

趁年輕,加油吧。

最後,分享一點這麼多年的看房心得。

位置大於一切。一線城市優於二線城市,市中心優於郊區,附近有學校、市場、醫院、地鐵公交,比什麼都重要。位置越好,升值越快,自住越方便。

先上車,後換乘。如果一段時期內資金無法一步到位,不妨考慮先買一套小戶型,未來有條件再換更大更好的。

能按揭就別全款。按揭算起利息驚心動魄,但十年前的800塊月供,十年後簡直微不足道。按揭還能省下一大筆現金,完全可用作其他商業投資。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補充和指正。

啊,今天的我真像個房產中介。

作者:甘北,你的情感閨蜜,我有一間大房子,活夠了就去死。我還有一個公衆號,寫男歡女愛,也寫世情冷暖,歡迎你來做客。微博:甘北Lily,來源:甘北(ganbei1990)。

licai16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