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知道,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和張學良兩個人一起發起了西安事變,扣留了老蔣,這次事變達成了國共之間的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這麼看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算不是情同手足也應該很融洽吧?但是事實跟所想並不一樣,楊虎城的孫子楊瀚曾兩次拜訪晚年的張學良,張學良面對楊虎城的後人,只說了四個字:好好,謝謝。爲什麼會這樣呢?

西安事變之後,楊虎城就被迫前往歐洲考察了,當抗日戰爭打響時,楊虎城祕密回了國,可惜卻被毛人鳳逮捕了,在老蔣退到臺灣前,毛人鳳奉命處死了他,跟他一同受害的還有他十九歲的兒子楊拯中和他八歲的女兒楊拯貴。建國之後,楊瀚爲了研究祖父的生平事蹟,走訪調研了十年,這十年裏他與張學良有過兩次交集。

楊瀚第一次去拜訪張學良時,楊瀚向張學良問好之後,張學良只是冷冰冰的四個字:“好好,謝謝。”之後就再也沒跟楊瀚說話。那時楊瀚覺得張學良已經九十歲高齡了,可能是有些精力不濟,於是就放棄了從張學良空中得知祖父事蹟的這個計劃。但是後來在張學良的百歲壽宴上,張學良精神抖擻,一點年邁糊塗的跡象都沒有,但是這次張學良仍然沒有跟楊瀚交談的意思,楊瀚很是納悶,後來經過調查才明白這其中原因。

原來當年張、楊二人對於放不放老蔣出現了爭執,當時宋美齡和宋子文作爲老蔣的代表,多次跟張學良和楊虎城商談,最然楊虎城在原則上同意了,但是態度依然強硬。宋家兄妹和張學良爲了迴避楊虎城,就用英語交流,可惜楊虎城並不懂英文,所以他也就聽不懂他們到底談了什麼。12月23日談判時,宋美齡希望張學良以聖誕禮物的形式於25日放老蔣回南京,張學良同意了,可是楊虎城不知道啊。於是12月25日這一天,人們還都不知道的時候,張學良把老蔣放了出來並親自送回了南京。楊虎城和張學良的關係大概就是那個時候開始有間隙的吧,以至於後來張學良見到楊虎城的後人的時候表現也那麼冷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