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拿基輔之圍來說,正是卡爾梅克騎兵成編制地對德軍發起衝鋒,以血肉之軀對抗坦克,這才強行在包圍圈上打出一個缺口,使得一部分重要人員得以全身而退,此役,1萬餘卡爾梅克人捐軀。因此,當戈羅多維科夫上將作出表態後,斯大林順水推舟般批准了他的請求,同時規定人數要控制在2000人以下——堂堂一名騎兵上將,整個二戰中手下的兵勉強只有一個團。

提到俄國,許多人可能會想起“好戰”這個詞,然而說起打仗,恐怕人們又會想起一夥特殊的人,他們便是大名鼎鼎的哥薩克騎兵。公元18世紀,葉卡捷琳娜女皇揮師向黑海一帶擴張,在這個過程中,哥薩克人的地盤被併入沙俄版圖。在緊隨其後同日耳曼人的鬥爭中,這羣放蕩隨性、衣着鮮亮打起仗來又冷酷無情下手極狠的草原匪徒給整個歐洲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拿破崙曾如此評價哥薩克騎兵:“如果我的軍隊裏有哥薩克人,那麼我會用他們征服全世界。”在領地被吞併後,哥薩克人名義上效忠沙皇,實際上,他們可並不怎麼忠心。這不,蘇俄內戰爆發後,哥薩克人毫無猶豫地加入了白衛軍陣營,他們對年幼的蘇軍造成了極大殺傷。不過,哥薩克橫衝直撞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蘇軍中便出現了他們的天敵,另一羣戰場上的頂級掠食者——卡爾梅克人。
縱觀整個歷史,雖說俄國欺負別人的時候居多,但他們也沒少喫癟,其中給俄國人留下心理陰影最大的莫過於蒙古人,前者甚至創造出了一個叫做“韃靼枷鎖”的詞來安放他們對蒙古鐵騎的忌憚。沙俄帝國翻身後,立刻對蒙古人施行高壓政策,這直接導致了蒙古族羣的衰落。“十月革命”剛結束那會兒,蘇俄境內約有七八百萬蒙古人,其中比較大的部落就有卡爾梅克、雅庫特等。卡爾梅克人一直想要擺脫沙俄統治,蘇俄內戰爆發後,他們立刻站到了蘇維埃政權這邊,自然同哥薩克人成了對手。

當時的察裏津局勢很亂,別看這兒是抵抗白軍的前沿陣地,實權大佬們的鬥爭卻一點兒也沒放緩。托洛茨基急着安插人手處處爲難斯大林,後者只有名義上的權力,手底下沒兵,腰桿不硬,說啥都不算。關鍵時刻,伏羅希洛夫帶着被打殘的第5軍路過此處,伏、斯二人當即成了緊密盟友,伏羅希洛夫獲得了相當的話語權。因此,當斯涅薩列夫想要排擠卡爾梅克人時,伏羅希洛夫毫不留情地當面頂了回去:“這些蒙古人比你的槍炮更有用!”別看伏羅希洛夫的軍事才華整體比較平庸,但他在使用卡爾梅克騎兵方面還真的是獨樹一幟。

1918年8月,卡爾梅克騎兵被安排在蘇軍的鐵甲列車中,列車圍着戰場繞圈巡邏,在一輪重機槍和炮火的打擊後,車廂中的騎兵隨後傾瀉而出,殺傷力驚人。這種奇葩戰法突破了人們對騎兵的傳統認識,一舉收穫奇效。10月,一個連的蒙古騎兵搭乘“列寧”號列車突襲白軍車站,搶走兩列裝甲列車,不久,蘇軍又趕製出6列列車,勢在將“列車騎兵”戰術發揚光大。躊躇滿志的伏羅希洛夫激動告訴斯大林:“如果能讓我擁有10萬蒙古騎兵的話,不光察裏津,整個黑海和高加索都會唾手可得!”卡爾梅克人就這樣成了哥薩克騎兵的天敵,後者憋了一身勁兒卻完全打不出來。他們被派到最危險的前線對付對兇惡的敵人,甚至有許多哥薩克騎兵部隊成編制地被剿滅。卡爾梅克人在蘇俄內戰中立了大功,戰後,蘇俄政府把哥薩克的領地獎勵給了他們,1935年還成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昔日受壓迫的民族一躍成爲國家英雄,二戰爆發後,卡爾梅克人本打算再次大展身手,誰料德軍的一手操作差點害得他們滅族。

原來,1942年8月12日,德軍在攻佔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首都埃斯塔那後,不但毀掉了蘇聯精心建立的集體農莊,還“大方”地把土地都還給了當地人。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沒有土地就沒有了自由,沒有自由那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因此,在德國人的僞善誘惑下,相當一部分卡爾梅克人當真投了誠,他們還出人出力幫德軍建立了若干騎兵部隊,如德軍第103蒙古營等。此事傳到莫斯科,斯大林震怒,當即把卡爾梅克人定性爲“叛徒”,下令除了現在在蘇軍中服役的卡爾梅克人外,其他族人全部驅逐流放。
生死攸關時刻,騎兵上將戈羅多維科夫冒死立下軍令狀,懇求斯大林網開一面,表示自己願意拉起一支隊伍爲蘇維埃政權效力,上頭說啥他們就做啥,絕不猶豫。筆者認爲,斯大林此時不過是一時惱怒說了氣話,卡爾梅克騎兵的好孬,他心裏清楚着呢。就拿基輔之圍來說,正是卡爾梅克騎兵成編制地對德軍發起衝鋒,以血肉之軀對抗坦克,這才強行在包圍圈上打出一個缺口,使得一部分重要人員得以全身而退,此役,1萬餘卡爾梅克人捐軀。

莫斯科保衛戰中,數量有限的卡爾梅克騎兵部隊對德軍發起十多次衝鋒,完全是血肉對鋼鐵,損傷慘重,前者也從未表現出一絲膽怯。因此,當戈羅多維科夫上將作出表態後,斯大林順水推舟般批准了他的請求,同時規定人數要控制在2000人以下——堂堂一名騎兵上將,整個二戰中手下的兵勉強只有一個團。
戰場上,卡爾梅克騎兵碰到了他們的老對手——哥薩克人。彼時的哥薩克人可謂是“人多勢衆”,動輒以旅、師爲編制。爲振奮士氣,卡爾梅克人掛上了成吉思汗的靈旗,高喊着“爲了斯大林”,同數倍於自己的敵軍展開廝殺。不可一世的哥薩克人又一次落了下風,他們甚至不得不向後方倉皇撤退。二戰尾聲,他們隨大部隊來到了柏林,值得一提的是,爲了不跟“根紅苗正”的蘇軍將士爭功,以免引起高層猜忌,當蘇軍官兵在柏林市區分享勝利的喜悅時,卡爾梅克團還在市郊遠遠地看着;即便後來低調地進入市區,他們也不跟蘇軍官兵分享寓所,而是小心翼翼地在市區外圍找地方住。

由於沒有兵員補充,二戰結束後,2000人的部隊僅剩約700人。卡爾梅克人的英勇也僅僅是讓斯大林松了口,戰後,蘇聯方面並沒有展開進一步清算,卻也沒有爲對方徹底恢復聲譽。直到1958年以後,在多方“調查”下,卡爾梅克人在二戰時的冤屈才得到洗刷,當年11月7日,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終於被恢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