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旋加速器打開原子核看到的新現象,不比野外拿地質錘打破岩石看到的多。"中科院院士朱日祥的這句話,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李海鵬毅然決定轉專業,選擇了地球物理學。他勤奮努力,用一年時間補修完了該專業兩年總計31門課程,如今爲大學生活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6門課程滿分、10門課程99分

連續3年專業第一,連續3年獲國家獎學金

實現數學競賽大滿貫,通過計算機二級、三級

雅思7分,英語四六級均580+

如今繼續進入中科大深造

人民日報

學在中石大,堅定夢想

轉入地球物理學專業以後,李海鵬每天堅持6點起牀,只爲將沒修過的專業課及時補齊。部分課程有時間衝突,他就通過網絡課程自學。一個學期下來,他修完了四大物理學中的三門——《光學》《電磁學》和《熱學》,這也一度讓他自己感到非常喫力。"在高強度、短時間的物理學習中,慢慢地感到不同物理學分支相通的地方,對我來說,收益頗深"。

隨着對地球物理學逐步深入的學習,李海鵬意識到,只有紮實的數學功底,才能使自己在學術領域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於是,他開始不斷夯實自己的數學基礎,參加各類高等數學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等科技競賽。他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休息時間,在學校度過了6個寒暑假,大一自學高年級課程《偏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大二自學《小波變換》《泛函分析》等研究生課程。

付出終有回報。最終,李海鵬實現了數學競賽大滿貫,將山東省賽一等獎、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2018年美國數學建模比賽一等獎全部收入囊中。變化的是書桌上那摞草稿紙的厚度,不變的是他那顆地球物理的赤子之心,嚴寒酷暑和密密麻麻的數字符號並沒有打消他對數學的熱情,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做地物人的信心。

在前期打下堅實的學術基礎上,李海鵬在海底起伏地表地震波數值模擬方面做出了創新工作,以第三和第四作者身份在國內著名地球物理學期刊《Applied Geophysics》上發表了兩篇SCI論文,還擔任了德國地球和行星科學期刊《Acta Geophysica》的審稿人。

人民日報

學在中石大,敢於擔當

進入中石大以來,李海鵬在學有餘力的基礎上積極幫助他人,歷任班級學習委員、學院學習部部長、朗誦愛好者協會副會長等各級學生幹部職務。"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爲集體着想,是石大教會我的奉獻與擔當。"

作爲班幹部,李海鵬勇擔當,爭先鋒,標兵宣講,組織模擬考試,舉辦科普知識小講堂,多次主動申請免監考試,他用自己的方式服務集體,班級獲得優良學分標兵班等十幾項集體榮譽。

作爲春暉支教隊隊員,他積極參與支教活動,支教總時長達100餘時,同時他還是英語A12班班長,七月風黨員先鋒隊隊員,朗誦愛好者協會副會長。在歷任的學生工作職位上,他盡職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力量。

作爲項目負責人,李海鵬完成《靈山島發展現狀——新時代下農村發展的縮影》《大蒜之鄉——金鄉食品安全調研》兩項社會調研活動;承擔老師863課題中的一部分項目;參與自主創新計劃一項;參與"深海油氣及天然氣水合物的核測井響應機理研究"大創項目課題;參與大物創新實驗"光立方的原理與製作"課題。此外,他帶頭完成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1項;組織開展假期社會實踐2次,公派出國學習交流2次,並作爲全校唯一一名本科生被推選參評山東省十大優秀學生。

在校期間,他還分別獲得了前往俄羅斯、意大利、美國學習的機會。在俄羅斯,與牛津大學等同學共同交流學習的一個月中,他充分展現出中石大學子紮實的專業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大二暑假,他奔赴意大利與學術大師們探討火山活動規律等科學問題,受到著名地球物理學家Vivo教授的高度評價。同時,他獲得了2019年塔爾薩大學國家公派項目的寶貴名額。"以惟真惟實的精神,探求科學的真諦,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爲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李海鵬用實際行動展示着21世紀新青年應有的風采。

人民日報

2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全國100名國家獎學金優秀代表名單,李海鵬從全國約5萬名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中脫穎而出,光榮上榜。

"既然目標是星辰大海,留給地平線的只能是背影。"如今的李海鵬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深造,他希望進一步探索地球深部,用尖端技術做大科學問題,偷聽地球的"悄悄話"。

關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招辦"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最新精彩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