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法家思想可以治世,但是在亂世的時候,法家思想就沒有什麼效果了,因爲在統治者的眼中,法不代表一切。

例如秦國,在歷史中僅僅存在了十四年,雖然爲歷史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也爲後世做了一個壞的榜樣,那就是法令嚴苛。當時的李斯是法家的一大代表性人物,這個人雖然功利,但是也是一個思想上十分正直的人,但是宦官趙高就不一樣了,雖然歷史中說趙高也是一個在法律上有着獨到見解的人,但是看這個人的思想,絕對的骯髒,推舉胡亥繼位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的進行自己的地位的鞏固,於是就將提出有效建議的李斯給殺了,然後就是排除異己,然後就是繼續實行更爲嚴苛的法令。首先,在古代歷史中,法律的制定這都是當時的統治者和當時的高層,下面沒有提出律法改進的權利,有些思想上十分不健康的統治者,就會制定一些十分嚴苛的法令。可以看出夏商周的末期,雖然那時沒有什麼法家思想一說,但是已經有了法令,尤其到了統治的末期,所謂的天子開始進行暴政,實行了一系列的嚴苛刑罰。

再看秦朝,秦始皇爲了彰顯自己的功績,不斷的實行嚴苛的法令,這就好比大棒和甜棗政策,秦始皇光準備了棒子,沒準備甜棗,百姓肯定受不了,這就讓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並因此讓大量的平民死在了修建驪山陵墓和去修建陵墓的路上。假如秦始皇在法治上在不斷的施行仁政,我想這些百姓不至於在秦始皇死後沒多久就爆發起義。

其實法家思想並不是嚴苛的制度,制度在於制定之人,秦始皇雖然將文字、車軌、度量衡等很多的東西進行了強制性的統一,但與此同時還制定了嚴苛的法律,在我看來正是這些嚴苛的法律將秦國推向滅亡的。在以往的很多朝代中,爲了鞏固統治,在實行律法的同時還會對百姓進行教化,例如,各個朝代所實行君權神授,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北魏的佛教石窟, 明朝的八股取士,這些都是讓百姓在思想上得到教化。

秦朝可以說在歷史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不僅僅是因爲它的統一,同時還因爲春秋時期的思想上的百家爭鳴,讓百姓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秦始皇雖然是一個優秀的開拓者,但卻不是一個優秀的統治者,因爲優秀的統治者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不是靠法令來約束人的行爲,而是想辦法約束大多數人的思想,思想被約束之後, 就算有局部挑事的,也很難成氣候。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如果能喫飽能穿暖的話,沒有人會願意造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