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伴隨着子女的成長,裏面有着母愛的偉大,中國歌頌母親的詩詞也不少,例如“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偉大的,就如同古代的四大賢母一樣。

中國古代的四大賢母分別是孟母、岳母、陶母和歐母,這四位母親的兒子分別是孟子、岳飛、陶侃和歐陽修。

孟子的母親相傳是仉(zhǎng)氏,以教子有方著稱,相傳,孟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他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撫養孟子長大,爲了給孟子好的教育,孟母曾三次搬家,第一次家在墳地的旁邊,當時孩子小,好奇心重,於是就學着人家上墳叩首,第二次家旁邊是集市,充斥着叫賣聲和添加還價的聲音,孟子的好奇心還是很大,於是就學着浙西人叫賣,第三次挨着的是一間私塾,於是孟子就學着讀書,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後來孟子成才之後一直感念母親。

第二位岳母姚氏,岳母這的故事也比較出名,就是岳母刺字,公元1126年,金人入侵,岳母就問岳飛有什麼打算,岳飛說:“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岳飛這句話道出了岳母的心聲,岳母爲了讓“精忠報國”四個字時時刻刻烙印在岳飛的心中,於是就用繡花針在岳飛的身上刺下這四個字,用墨塗抹之後,這四個字永遠留在了岳飛的身上。

第三個是陶母湛氏,而是是陶侃,陶侃我們知道的可能不多,但是有一個人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人就是陶侃的曾孫陶淵明。這位母親是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年輕時候的陶侃是一個管理漁業的官員,爲了孝敬母親就命人送了一罈鮓魚,母親看到後不僅沒有接受還給陶侃回了一封信,信中說:“你身爲官吏,本應清正廉潔,卻用官府的東西作爲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愁。”這個故事的典故就是陶母封鮓。

最後一位是大文豪歐陽修的母親鄭氏,歐陽修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雖然他的母親讀書不多,但是肯喫苦,有見識,轉眼間歐陽修到了上學的年齡了,但是家中沒錢,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歐母發現了荻草,於是就用荻草教歐陽修寫字,這件事的典故就是畫荻教子。

這四位母親無一不是偉大的母親,雖然出身不同,條件不同,但是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兒子,中國有多少個這樣的母親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