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也是中國飲食最爲人擔心的一面,因爲鹽,無論是醬油、加工肉類,或是主食中的鹽分,都是健康殺手。《柳葉刀》表示,醬油和其他鹹醬是中餐的一個關鍵組成,因此中國人對鹽的攝入無處不在。

一提到喫東西,中國人絕對是最具發言權的一個羣體,我們可能是地球上最善於做菜的民族

中國有句古話爲“民以食爲天”。

何謂“天”?

在中國古文明,如《道德經》、《中庸》中,天是指中國人所向往的理想化的人類文明生活。

一個民族把飲食列入了對理想生活的憧憬。

可見填飽肚子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然而最近,這件被中國人當成“天”的事,出大問題了。

英媒BBC、雜誌《柳葉刀》(全球頂級醫學期刊)輪番點名批評:中國人最愛的這種飲食方式... ...

我們的飲食文化,怎麼了?

毋庸置疑,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鴻河,中國文明的進步,跟喫一定有撇不清的關係。

蒸、煮、燒、烤、滷、煎…單單烹飪手法就讓西方世界驚歎。但是,這個將文明建立在“美食”上的人羣,真的會喫嗎?

關於這一點,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視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之一,全球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第一個站出來,表示質疑。

就在最近,英國廣播電臺《BBC》又發佈了一則研究,內容關乎全世界五分之一人的性命。

BBC:這樣的飲食,讓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壽命縮短。

如果說,“五分之一”這個數字過於籠統的話,那我們來看看經過調查的幾個小範圍數字:300萬死亡,300萬死亡,200萬死亡。

經《柳葉刀》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年有,1100萬人過早死亡,20%的人死於日常飲食。

而其中有幾種飲食習慣,就“隱藏”在華人的佳餚裏。

“這種習慣”,會明顯損害心臟或引發癌症,讓人在過早的年紀歸西。

但恰恰這個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的東西,就是我們中國人做菜必備『』。

說到鹽,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從涼拌菜到各大菜系,總是不曾缺席。

網上隨便搜一個菜單,都能看到:『加鹽少許

鹽,是華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調料。

這也是中國飲食最爲人擔心的一面,因爲鹽,無論是醬油、加工肉類,或是主食中的鹽分,都是健康殺手

每年,都會有1100萬人過早死亡,其中,有1000萬人都死於心血管疾病

《柳葉刀》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個現象和過多攝鹽密切相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人類每天鹽的攝入量應爲約5g。

5g鹽是多少?也就是平時攪雞蛋時放入的鹽量…

一個人每天多喫2克食鹽收縮壓和舒張壓將分別升高2毫米汞柱和1毫米汞柱。

所以,太多鹽分讓血壓升高,從而增加心臟病突發和中風的危險。鹽可能直接增加心臟及血管的負擔,從而導致心臟無法正常有效工作。

我們來看一下全世界因過度攝鹽而死亡的死亡分佈圖:

我們(China)以180.3穩居世界第一.

第二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差之毫釐,雖然沒有額外的數字,但從顏色上可以看出,日本也好不到哪去。

爲什麼這些亞洲國家在攝鹽死亡分佈圖上的表現如此優異呢?

那是因爲在這些國家,人們飲食中有一種常見的調料—『醬油』。

紅燒肉愛喫麼

我們對醬油之熱愛,甚至在米飯裏也能拌上醬油。

醬油對身體健康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

每烹飪500g紅燒肉就需要加入3湯匙醬油,這個含鹽量已經超過了WHO推薦攝入量的80%。

就更別說加鹽少許了... ...

澳洲媒體《9 News》就曾經警告過人們醬油的危害,這絕對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柳葉刀》表示,醬油和其他鹹醬是中餐的一個關鍵組成,因此中國人對鹽的攝入無處不在。

另外,加工肉類變得受歡迎,讓中國人喫下更多的鹽。

中國人死於和鹽相關的疾病的人數是全球最高分。

相比中國,30~40年前的日本也是如此,Murray教授說:“日本很有趣。倒退30-40年,他們和中國很相似,也攝入大量鹽”。

但是如今,日本已經開始有了轉變。

日常飲食中被忽略的穀物與水果

過少地攝入穀類和水果也是造成早死的原因之一。

在華人的飯桌上,肉類食物是展現一桌菜水平的關鍵,同時也是待客之道。

所謂“硬菜”大多都是大葷大肉,青菜都是配角

這一飲食習慣,導致我們穀物和水果的攝入量普遍不足。給心血管健康帶來不容小視壓力。

我們來看一張飯桌上的食物分佈簡圖,看看我們哪些喫的不夠。

此圖說明:我們對於穀物的攝入太慘了,只有12%,距離推薦攝入量(綠色柱)還差了一大截,“最被忽視的食物”頭銜實至名歸。

如果說鹽是心血管殺手的話,那麼穀物和水果,則是心血管的保鏢。

《柳葉刀》表示:全穀類,水果和蔬菜相對於鹽起到反作用,他們具有”保護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臟疾病的危險。

那麼,如何喫飯,如何安排各類食物,纔是最平衡、最健康的飲食方案呢?

《柳葉刀》做出一個飲食模式:“星球健康飲食”。

這是由來自16個國家的37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經過爲期3年的研究,基於現有的最佳證據,共同、也是第一次提出的一種全新的飲食模式。

“星球健康飲食”規定:

每日熱量的35%來自全穀物和根莖澱粉類蔬菜,以植物蛋白作爲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每天紅肉攝入量約14g,蔬果攝入量應達到500g。

我們來看看飲食結構圖:

在這份飲食名單中,全穀類攝入量有了明顯的提高,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也名列前茅,相反,肉類則被嚴加管控。

這張表裏的推薦量,基於全天2500卡路里的熱量攝入,相當於一個體重80公斤、體力活動量較大的成年男性的建議攝入量。

全穀類包括:大米、小麥、玉米及其它粗雜糧類。

不少於300克的蔬菜類包括:

100克深綠色蔬菜、

100克紅色或黃色蔬菜、

100克其它蔬菜。

鹽是中國人最容易過量攝入的物質之一。

而穀物和水果也是一部分中國人總容易忽視的物質。

相反,肉類卻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

回到文章最開始小編提到的那三個小範圍數字:

300萬人死於過多攝鹽,

300萬人死於過少攝入穀類,

200萬人於過少攝入水果。

無論是哪一個範圍,中國人都毫不意外地躺槍中招了。

每天控制鹽的攝入別超過5-6克,多喫蔬菜水果,給喫肉少留些空間,保持食物攝入的多樣性,就是今天的重點啦。

還有一點很重要:貴在堅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