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後期,偏安嶺南的南漢皇帝劉鋹昏聵闇弱,而天下大局早已天翻地覆。江淮大國李氏南唐早已屈服於後周—趙宋,“事大國不敢有二”;錢氏吳越更是成爲北朝南侵之馬前卒,時長出兵助戰。趙宋南下略定荊南高氏、湖南周氏之後,又西進滅後蜀,悄然而至南漢疆界之邊緣,從西、北兩面直逼南漢。

然而,劉氏南漢則意味偏居嶺南,可以“獨恃遠以偷安”,並不認爲趙宋有併吞之心。對於宋朝崛起,南漢劉氏缺乏足夠的判斷,“未嘗遣一介之使,馳咫尺之書”,甚至還趁宋軍南下荊、楚之際,出兵佔領馬楚昔日一些州縣,與宋軍發生衝突。


南漢

南漢大寶十一年(宋開寶元年、968年),趙匡胤命南唐後主李煜勸降南漢劉鋹奉宋正朔,歸湖南舊地。屈事強宋的李煜儘管內心複雜痛苦,但是仍然從利弊得失各個角度,極力勸說南漢歸順趙宋。李煜苦口婆心,三次致書劉鋹,痛陳“大朝之力難測也,萬里之境難保”,勸其“割地以通好,玉帛以事人”。

李煜的勸降被劉鋹拒絕,趙匡胤遂以“吾當救此一方之民”爲由,於開寶三年(南漢大寶十三年、970年)九月,出兵滅南漢,以大將潘美爲帥。宋軍從湖南入嶺,以賀州爲突破口,佔領賀州後,潘美督造戰艦,“聲言順流趨廣州”。


李煜

劉鋹計無所出,於是命被解職多年的宿將潘崇徹爲馬步軍都統,“領衆三萬屯賀江”。但是,宋軍並未“順流趨廣州”,而是虛晃一槍、聲東擊西。是年十月,待潘崇徹領軍趕赴賀江,宋軍已攻下富州,轉戰至昭州城下。昭州刺史田行稠棄城逃跑,桂州刺史李承進也逃回廣州。


趙匡胤

昭州、桂州接連失守,潘崇徹只好擁兵自保,並不積極應戰。十一月,宋軍又攻克連州,南漢招討使盧收率其衆退保清遠。至此,南漢趁亂而據的馬楚故地皆爲宋軍所克,劉鋹竟然昏聵到認爲宋軍南征目的僅限於此,以爲“昭、桂、連、賀本屬湖南,今北師取之足矣,其不復南也。”

開寶三年(南漢大寶十三年、970年)十二月,宋軍直逼廣州北部咽喉要地韶州(今韶關)。南漢都統李承渥“領兵十餘萬,陣於蓮華峯山下”,與宋軍對峙。南漢軍隊用出了華南地區獨有的“象陣”,“每象載十數人,皆執兵仗,凡戰必置陣前,以壯軍威”。宋軍則“集勁弩射之”,大象中箭回奔,“反踐承渥軍,軍遂大敗”,僅李承渥得以逃命。


戰爭中的大象

很快,韶州就失守了,“由連指韶,潘美之師,實奪劉鋹之魄”。韶州失守之後,劉鋹命人在興王府城東挖壕以爲防守,並任命郭崇嶽爲招討使,與大將植廷曉統率六萬兵力屯駐於馬逕(今廣州北馬鞍山),列柵阻擊宋軍,“距番禺才百餘里”,此地成爲南漢都城興王府的最後一道防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