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6日,一代風雲人物袁世凱在沮喪中去世,終年57歲。老袁去世後,繼任的大總統黎元洪(段祺瑞掌權)的北洋政府爲他舉行了極爲隆重國葬。全國下半旗致哀,停止娛樂活動一天,學校停課一天,官員停止宴會二十七天。來看一組關於袁世凱葬禮的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演奏喪樂的樂隊,有西式樂隊,也有中式儀仗,也有新軍儀仗。


袁世凱的葬禮是國喪規格,繼任總統黎元洪親率文武官員在新華門處行禮致哀!在北洋財政極爲困窘的情況下,黎元洪、段祺瑞決定撥款五十萬元作爲袁世凱的喪葬費,同時向袁家屬贈送了儀葬費一百萬元。作爲實際掌舵者的段祺瑞對袁世凱身後事更是盡心盡力,派夫人張珮蘅帶着孩子進總統府爲袁守靈,極盡孝道。張佩蘅其父與袁世凱是表兄弟。袁世凱的原配夫人於氏把張佩蘅認爲義女。袁府上下都稱她爲大小姐。這一張照片是神歸嵩嶽。


袁世凱的葬禮是國喪規格。除了由中華門中門洞出殯,“堂罩”也是御用規格,這頂“堂罩”頂端飾以火焰寶珠,四周以黃雲緞作底,繡以五彩龍紋。袁出殯時,由80人抬着袁的靈柩,京城內各廟宇撞鐘101下.內閣全體閣員爲其執紼送殯,執紼人員武官均着制服,文官着大禮服。這一張照片是袁的靈柩運出新(華)門。


袁世凱的葬禮排場巨大,京城內圍觀百姓甚衆,從這張在正陽門上向南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黑壓壓的人羣擠滿了道路。袁世凱出殯時,有一人在執紼送殯中並未露面,他只是在靈柩運出華門的那一刻,向那具沉重的棺材行了鞠躬禮後,就轉身回到他的辦公室去了。他就是總統府的新主人——黎元洪。


出殯隊伍中負責拋撒紙錢的是京城中最有名的“一撮毛”和他的四位高徒,一撮毛,以善撒紙錢,名揚九城,當地人出大殯,必僱他一揮灑,他一次能向空中扔出一摞紙錢,至最高處方纔散開。一撮毛捻一疊紙錢在手,把腰一彎,似在攢力,隨即挺身一揚,紙錢順手凌空而起,乘風飛舞到六七丈高,飄飄四散落下。


寶光門位於居仁堂前,同其他幾個葬禮隊伍要經過的門樓一樣,這裏被用紙紮的素綵牌樓包裹。這些紙活都由當時著名的前門外東珠市口羅記貴壽彩子局聯合同業承辦。門樓有臂纏黑紗的荷槍軍人守衛。當送葬隊伍經過時,兩旁的士兵均舉槍而立。


按照葬儀,在正式下葬之前,袁世凱的遺體要在停靈,停靈期間,段祺瑞親率各部總長輪流守靈,接着又在公祭典禮上代表黎元洪總統主祭。在袁世凱死後的當天晚上,段祺瑞派夫人帶着孩子,進總統府爲袁守靈。這一張照片是起靈時的場景,場面十分壯觀。


在葬禮現場,袁世凱長子袁克定帶着家人披麻戴孝,手裏拿着哭喪棒痛哭,妻妾、女兒和媳婦則坐着素轎跟在後面。袁克定曾想把老袁的陵墓取名爲“袁陵”,徐世昌罵道:“你還想害你爹嗎?你爹生前稱帝未成,早已取消洪憲年號,現在人死了,還弄個‘袁陵’,你難道想被刨墳嗎?”袁克定一愣,不敢提“袁陵”了。後來,徐世昌做主把老袁的陵墓取名爲“袁林”。


袁世凱的靈柩從前門西站乘火車去彰德(安陽)的,段祺瑞親自扶柩送上火車。裝載袁世凱棺槨的車廂用紙花裝扮,由工人推着與後面的車廂掛接。火車經平漢線運往安陽。在葬禮這天,平漢線被命令停駛。靈車啓動後,保安隊全體警官警士,兩軍儀仗隊官兵均舉槍向靈車致敬;全體鐵路警軍一律就地肅立,行注目禮。全體送殯官脫帽三鞠躬。軍隊鳴禮炮108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