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三措並舉 助力“車樁相隨”體系建設

近日,在昆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主持召開市政府第64次常務會議上,大力推進昆明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被重點提出,會議確定到2022年,要基本建成與電動汽車擁有量相適應的“車樁相隨、佈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體系,“要讓電動汽車在昆明大街小巷無處不在,行駛自由自在。”

按照會議要求,昆明要加強充電場站建設的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建設公用充電設施。同時,會議提出市內所有公用充電設施、有條件的專用充電設施全部接入昆明市新能源汽車運營信息管理及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鼓勵個人充電設施接入市級新能源平臺,實現全市“車樁網”一體化。

作爲從監管和服務角度出發建設的平臺,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始終致力於利用自身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引導昆明市充電基礎設施佈局合理化;通過對昆明市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實時在線監測,加強行業監管,推進全市“車樁網”一體化;以“互聯網+大數據”管理等信息技術爲基礎,搭建更加高效、便捷、智能的充電服務平臺。

地方|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三措並舉 助力“車樁相隨”體系建設

大數據分析引 佈局合理

地方|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三措並舉 助力“車樁相隨”體系建設

截至2019年底,昆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5萬輛,已建成充電站210餘座,充電樁1.6萬餘個,換電站8座,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爲1:6.1,超過國家不低於1:8的發展目標。

目前,在昆明備案從事充電基礎設施運營的企業有50餘家,但在建設初期,相比於“因需制宜”,更多的運營企業更傾向於“因地制宜”,受建設場地的資源、成本等因素影響,充電站的選址出現了同質化。在廣福路中段沿線,短短不到3公里的距離,卻分佈着4個不同品牌運營商的充電站。

地方|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三措並舉 助力“車樁相隨”體系建設

“作爲運營企業,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大數據分析的支持,提供昆明市電動汽車運行熱力圖,幫助我們合理化佈局充電站。”業內人士曾表示,希望在建充電站前,得到相關規劃指導。

針對從業者提出的問題,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負責人表示,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一直利用自身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引導昆明市充電基礎設施佈局合理化。“未來,我們將爭取建立並完善相應的信息發佈機制,實現車企和樁企信息互通共享,爲政府部門、車樁企業、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更爲全面的數據分析和信息支撐服務。”

進數據 接入 實現 車樁 ”一體化

雖然昆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但仍存在各個運營企業之間不能實現資源共享,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等問題。

目前,在昆明市場上車找不到樁,樁找不到車,車和樁各爲一體的矛盾仍然存在。對此,在近日召開的昆明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公用充電設施接入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的要求也被重點提出。

其實,在上線啓用以來,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始終在推動昆明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接入工作,爭取早日實現昆明市“車樁網”一體化。

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及雲計算等技術手段,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可實現對所有接入電動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研究不同類型車輛司機的出行行爲及充電習慣,收集電動汽車行駛軌跡、車速、故障等資料,並根據昆明市充換電站忙閒情況,分析充電樁供需平衡關係,爲電動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助力新能源汽車全面的推廣應用。

地方|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三措並舉 助力“車樁相隨”體系建設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19年8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僅2019年5月至7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就發現79起自然安全事故,提升行業安全運行勢不容緩。爲此,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對安全告警系統進行全面升級,進一步優化完善平臺車樁安全監測的數據維度,針對平臺監測到的實時告警信息向企業及時推送並跟進整改結果,爲昆明市新能源行業企業有效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供了“顯微鏡”和“放大鏡”,充分發揮了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的監管及服務職能。

來源:昆明市級新能源平臺

關於我們:

新能源汽車報V爲工信部主管、賽迪研究院主辦的《新能源汽車報》官方公衆號,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爲己任,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爲目標,與產業共成長,與讀者同歡樂。

歡迎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