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80岁,还能干些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要么是颐养千年,要么是卧病在床。而在山东济南的一位年过耄耋的老人却又能赚钱,“拿工资”。

87岁的老人拿“工资”,赚钱,让人不可思议,而确实真的存在。

这几年,国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了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许多贫困户也在一系列的举措中有了一项稳定的收益,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对于那些建档立卡、年迈的老人也是主要的受益者。当然对于他们的子女来说也是件好事,负担变轻了。

光伏发电扶贫作为一种精准扶贫举措,在全国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始推行多年,现在已经初具成效。济南市平阴县多个村就是其中受益者。济南市平阴县100多个村自2016年以来先后成为光伏扶贫的对象,累计安装扶贫电站5900多千瓦,这些电站预计年可发电1000多万千瓦时,别小看这些电站可以带来超过800多万的收益。

87岁老人拿“工资”、“赚钱”,就是光伏扶贫在当地取得成效,用当地老人的话来说“真是赶上了好社会,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收入!”。原来当地为了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在她家原有的住宅上面装了一座光伏扶贫电站,光伏电站所发的电全部并入电网,获取卖电收益与补贴。这样算下来一年收入增加几千元,本来老人的花销就不多,有了这笔收入老人已经不需要外地打工子女每月给生活费。子女负担都变轻了,老人自己也少了一份对子女的顾虑。

当子女知道家里有了扶贫电站,都非常开心,连连感谢政府。

光伏扶贫项目是国家多部门推出的一项扶贫开发创新工作机制,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较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目的是通过实施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帮助贫困户、贫困乡增收脱贫。目前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村级电站扶贫;一是家庭扶贫。两者收益皆是来自光伏发电补贴和卖电收益。

光伏扶贫不仅为贫困地区开辟了一条新的扶贫渠道,也打破了长久以来单纯的’输血式’的扶贫模式,由单一的资金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实现了扶贫工作转型升级。现在来看光伏扶贫已经卓有成效,在未来的两年里光伏扶贫还会进一步纵向、横向发展,还会更多的贫困村、贫困户从中受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