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瞻基問孫若薇是不是願意爲他殉葬讓這對cp分崩離析,但其實也不是真的要她殉,可能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因爲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太子太小孫後可能會專權吧,但他要是真的怕的話,壓根也不會立後,也不會問“願意不願意”,真想讓你殉就不會問了,朱棣纔是真的想讓孫殉,所以纔會不聲不響留下遺詔。《大明風華》朱瞻基馬上要下線了,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君主被父輩的威權壓制變態成這樣,被權力扭曲成這樣,被陰謀詭計逼瘋,當年那個和爺爺說要給方孝孺修大墳墓,喊着建文忠臣也是忠臣的莫欺少年窮的少年郎哪兒去了。

《大明風華》朱瞻基馬上要下線了,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君主被父輩的威權壓制變態成這樣,被權力扭曲成這樣,被陰謀詭計逼瘋,當年那個和爺爺說要給方孝孺修大墳墓,喊着建文忠臣也是忠臣的莫欺少年窮的少年郎哪兒去了?那個說想活出自己樣子的霸氣太孫哪裏去了?

朱瞻基問孫若薇是不是願意爲他殉葬讓這對cp分崩離析,但其實也不是真的要她殉,可能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因爲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太子太小孫後可能會專權吧,但他要是真的怕的話,壓根也不會立後,也不會問“願意不願意”,真想讓你殉就不會問了,朱棣纔是真的想讓孫殉,所以纔會不聲不響留下遺詔。

朱瞻基給孫若薇遺詔,其實是作爲帝王知道自己天命不永之後的一種警告,真要殺她直接宣讀遺詔就可以了。但作爲丈夫,他問願不願意爲他殉葬,其實是知道自己快死了的一種恐懼,和對孫若薇的求愛不得,他沒問出口的只不過是“你愛不愛我”罷了。

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被自己的人設和權力壓垮了,全劇下來,直到朱瞻基死,朱棣的陰影都一直籠罩不去,那個少年郎最終還是被父權扼殺了。同樣被扼殺的還有那個反賊野丫頭,曾經那麼風采翩然,自由自在,卻被關閉在宮殿這個大監獄被扼殺生命活力,被佛系,被菩薩,明明萬千寵愛,錦衣玉食,可心裏始終覺得做反賊更有趣。

孫若微覺得當反賊的日子最有趣,朱瞻基又何嘗不是覺得當黃大人的日子最有趣呢。回想當初年少,縱然溫情之下盡是刀槍劍戟,但好歹頭頂的兩棵大樹沒有倒,他也以爲一切都可以得到,一切還都還有希望,還來得及。誰知汲汲營營一生,終於站到了權力頂峯,結果發現山頂的風景不過是碎石罷了,而爲了這碎石,所有親情面目全非,愛人始終心猿意馬,明明大權在握實際上卻一無所有。所以他纔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活得隨自己心意吧——哪怕不當皇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