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李慧慧 實習記者 李金錦 通訊員 齊明宇)“護衛就是戰鬥,只有平時流血流汗,戰時才能不辱使命。”從北京APEC會議到“9·3”閱兵場,從西子湖畔的G2O峯會到鷺島廈門的金磚會晤,這羣英姿颯爽的“鐵騎天團”風雨無阻,在這條迎賓路上走了整整5年,用忠誠守衛彰顯着大國禮儀。他們,就是擔負着國賓摩托護衛任務的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七支隊國賓護衛隊。

  9月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國賓護衛隊執行護衛任務。安曉惠 攝

  完美護衛的背後,是成百上千遍苦練

  他們,每天人均訓練8個小時,自2013年重組建以來,人均駕駛里程達60000公里,幾乎能繞地球一圈半。在嚴苛的訓練中,他們每2個月就會挑破一雙馬靴,平均每2天就要更換一條輪胎。這一連串驚人數字背後,是怎樣一種堅守和付出?

  或許你並不知道,每一次完美的護衛背後都是隊員們日日夜夜的堅持和成百上千遍的艱苦訓練。訓練場上,他們要頭正、頸直、目平、身體與車體成90度直角,2個小時一動不動。他們要身背十字架、領別大頭針、睡覺夾木板,連喫飯也保持這個姿勢。他們要以7公里時速行駛在寬及輪胎的100米長的獨木橋上,摩托車不偏不掉;他們在低速行駛的油箱蓋上要放裝滿水的水杯,杯不倒水不灑;編隊行駛中,他們要左右偏差不超過5釐米;停車在標齊線上,誤差不能超過1釐米……

  清晨5點,隊員們在訓練場集合,即將展開一天的訓練。王雙戰 攝

  “國賓摩托車護衛是世界各國在外交活動中迎送外賓的最高禮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爲了萬無一失,喫再多的苦也值得!”迎賓隊副教導員曲華召質樸的話,道出了武警護衛隊員的心聲。

  一道道傷痕,是一枚枚“勳章”

  武警國賓護衛隊中隊長王雷慢慢地挽起衣褲,肘部、雙腿疤痕累累,有的還發紅流膿,這都是嚴格訓練留下的光榮“勳章”。而這“勳章”不只王雷有,幾乎每個護衛隊員都有。

  成爲一名護衛隊員,要經歷體能、技能、心理素質等6大模塊、18個科目、週期一年的艱苦訓練,要熟練掌握窄路駕駛、蛇形駕駛、轉“8”字、50米快速起步定點停車,斜線起步停車、90度急轉彎、隊形變換等摩托車駕駛高難絕技。爲了掌握這種絕技,炎炎夏日,隊員們的雙腿要在表面溫度100多度的發動機邊灼烤,頭盔內溫度40多度,馬靴裏能倒出水來;凜凜寒冬,他們要迎着零下10多度的刺骨冷風凍得手麻腳木透心涼,有的官兵患上了風溼病和關節炎;雨雪溼滑,摩托車輕飄難以駕馭,車把稍有偏離就可能摔車……

  護衛隊員白曉剛左大腿內側有一片焦灼的傷疤已無法復原,那是在進行“S”形穿杆訓練時,當他向第九個橫杆衝去時,由於身體重心傾斜過大,連人帶車翻倒在地。摩托車壓在他的腿上,發動機汽缸100多攝氏度的高溫使他的腿嚴重燙傷。

  “成爲這支國字號部隊的一員,訓練和生活的苦累、困難、艱險在他們眼中都不足爲道。”這一切,禮賓大隊大隊長高峯都看在眼裏。官兵掛檔位,摔傷、碰傷,被摩托車汽缸燙傷更是家常便飯,甚至傷口處的血、沙土和衣服都粘在了一起。在部隊營區,有一面貼滿官兵平均每半月磨壞一雙騎行手套的“手套牆”:它們磨得發毛、破洞,甚至被汗水、血水浸得褪色,這都是國賓護衛隊辛苦付出的永恆印記,也是戰士們永不磨滅的榮光。

  手套牆,記錄了官兵的奮鬥歷程。石玉濤 攝

  一朝護衛,一生榮耀

  “要想把危險消滅,就要去跟危險過招。作爲一名隊員,你就註定要在訓練中無怨無悔地與危險二字相伴。”田耀宇在練習動作時,由於操作不熟練,剎車時,被巨大的慣性摔出很遠,腿和手臂多處受傷。包紮後,戰友們勸他不要再練了。“能多練一會兒,就多一分完成任務的把握,這時候誰也不想掉鏈子,否則不僅影響國家的形象,前期所有的努力也都泡湯了。”田耀宇咬緊牙關,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堅持訓練。

  “訓練說不苦是假的”,田耀宇說。作爲第一批預選隊員,爲了能早日擔負任務,他們要在地表溫度高達50攝氏度的情況下,每天堅持12個小時的路上科目訓練,長時間訓練使得大小腿得不到活動並加之發動機長時間烘烤,導致小腿紅腫脹痛。爲了不被淘汰,他們仍然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默默承受着訓練的痛苦。晚上戰友們都休息後,才悄悄地用熱水敷小腿來減輕傷痛。田耀宇也正是憑藉着這種鐵骨錚錚的堅持與追求,才從不會騎摩托車的“門外漢”成長爲一名技術過硬的骨幹隊員,從普通隊員成長爲教練員。“我在軍旅生涯中能有幸成爲一名國賓護衛隊員,這是我一生的榮耀!”

  護衛官兵以一路隊形繞行障礙物,訓練整體協調力。王旭鵬 攝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護衛使命重於生命。”在這條護衛路上,護衛隊員用青春和堅守詮釋了中國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也許平凡,卻在平凡中彰顯着偉大。

  來源:中國青年網

  總監:黃永利

  副總監:陳濤

  主編:鄒偉

  責任編輯:崔志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