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急于否定小编的说法,朱元璋越过所有儿子把皇位直接传给朱允炆,自然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孙子的器重。但所有的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朱棣为什么起兵造反?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或许在他心底也是看不起朱允炆的,并且一直找机会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可以得到老爹的看重。但是最终还是被赶到北边守卫国家。朱棣也只能乖乖的守卫边境,朱允炆继位后,朱棣也没有任何不争的举动,直到这个高瞻远瞩的侄子开始削藩。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谁都知道削藩是件大事,被收回封地的藩王就是折断翅膀的鸟,他们从自己的地盘上回到京城,一举一动都要在皇帝和御史的监视之下,稍有牢骚或者不恭敬的地方就会被弹劾被降罪,这样的日子与之前在封地的潇洒快活简直天壤之别。并且朱允炆开始实行削藩政策后,首先被收回封地的藩王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他们被自己的侄子关到王府之中不得随意出入,有几位性格刚烈的藩王直接全家自杀。这样的情况摆在眼前,朱棣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于是我们有理由说朱棣的造反实属无奈之举,即便他之前一直在努力的壮大势力培养心腹,可也知道造反不易,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若不是被逼到走投无路,朱棣也不会冒险一搏。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也会赞同朱棣的造反呢?因为朱元璋和先他而去的太子朱标曾经有一段对话,争论的主题就是战国时期的七国之乱。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当时朱元璋跑去学堂问太子最近学了什么知识,太子朱标说老师在讲七国之乱。朱元璋就问他对七国之乱有什么看法,朱标说自然错在臣子,他们以下犯上祸乱朝纲,就是罪不可赦。谁知一向弑杀的朱元璋却说老师教的不对,太子朱标说的也不对。七国之乱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汉景帝刘启不会办事。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用棋盘把梁王刘濞的世子拍死了,但因为他是太子梁王无可奈何,所以只能把血海深仇藏在心里。后来他又主张削藩,并且手段不当急功近利,自然引起各地藩王的反抗。梁王趁机联络其他藩王举兵造反也可以理解。并告诉太子要和睦兄弟,这样兄弟才会全力辅佐你,你的国家才会安稳。否则必将惹气祸事。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按照朱元璋的说法七国之乱是因为刘启不会管理国家才爆发的。若刘启是仁德之君七国之乱完全可以避免。那么朱棣靖难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朱允炆逼得。毕竟朱允炆也是刚刚登基就开始削藩,还和刘启一样急功近利不知轻重,所以被逼无奈的朱棣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得不起兵。

或许会同意朱棣起兵靖难

毕竟七国之乱和朱棣起兵靖难太像了,只不过一个是七国联军,一个是单枪匹马。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按照朱元璋的逻辑,朱棣的做法情有可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