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素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加深了對統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學習和領會,通過專家引領,課堂觀摩,研討質疑等形式,進行思維碰撞,藉助工作坊平臺,激發了廣大道法教師研究與學習的熱情,提升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及教研水平,使老師們更加堅定了理直氣壯上好思政課的信心與決心。問題一:老人摔倒了扶不扶。

道法講堂爲媒相約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11月20日下午,費縣二中初中道德與法治一行三人,一路吟着歌詠泰山的詩句,懷着對泰山的崇敬與嚮往,奔赴泰山學院附屬中學,參加初中道德與法治省級工作坊現場會。

11月21日上午8時,開幕式準時開始。省級工作坊張彩霞主任致辭並介紹了會議日程,指出本次大會的主題是:“上好思政課,當好引路人。”接下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曉東作精彩報告《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如何堅持“八個相統一”》。

01、充分認識提出“八個相統一”的重要意義。

02、結合課標內容理解“八個相統一”的要求。

03、結合課改探索踐行“八個相統一”的要求。

從時代背景,時代價值,考試與評價等層次引領我們如何堅持“八個相統一”,強調指出:以核心素養培育爲核心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最新探索。如何構建對於“完整生命個體”的“協同發展”是落實這次課改成果的重要任務。“八個相統一”的觀點明確回答瞭如何在課改中辦好思政課,這就爲本輪課改中回應“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問題提供了重要根據。

21日下午,課堂觀摩。徐嬌老師《守護生命》,從兩個方面闡述了生命的真諦,一、愛護身體。1、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愛惜身體。3、自救自護。二、養護精神。1、文化滋養。2、守住心靈。徐老師舉貼近學生生活的超級喫貨小安的事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展示等方法,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守護生命。她巧妙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引領學生養護精神,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

王愛娣老師的《服務社會》,採用讓學生新聞播報,用學生身邊的公益大使和西梅——彩虹媽媽的事蹟引導學生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需要我們青年擔當責任,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增強勞動觀念,培養敬業精神。

22日上午,徐延明主任作了《點亮學生成長的引路明燈》的報告。他從心中有自己,心中有方法,心中有學生三個層面,引領我們如何上學生喜歡的思想政治課。

堅守學科本質,實現學科育人。

問題一:老人摔倒了扶不扶?

一定要扶!怎樣扶?

問題二:人生目標。

該如何引領孩子將“小我”融入到“大我”當中?

何斌校長作了《清晰規劃潛心鑽研,三尺講臺成就精彩人生》的精彩報告。何校長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老師,一上來他就給大家講了三位上海同行的故事——清晰規劃,知道往何處去。他號召大家要做個會講好故事的道法老師——善用身邊故事進行情境化教學,化抽象爲直觀,潤物細無聲。把故事作爲載體,有利於教學內容的實施。他還強調,講故事有技巧。講什麼故事要有選擇,要有對素材的二次加工,呈現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情景。講故事要會講,邏輯呈現順序也很重要,一個故事引領多個教學。

22日下午,兩節觀摩課。呂萍老師的《情緒的管理》,通過問卷調查,情緒劇場,林則徐的故事——“制怒”,《小歡喜》片段,領着同學們親身體驗放鬆訓練等多種活動,引領同學們學習調控情緒的必要性,調控情緒的方法。

王鑫老師《讓友誼之樹常青》。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好客山東,歡迎朋友!導入新課。播放圖片,音樂《高山流水》,一女生講俞伯牙與鍾子期,知音、知己的故事。用小鵬的友情故事,進一步啓發學生聯繫自身實際掌握交友的智慧,當與朋友發生矛盾時要正確處理矛盾,保持冷靜,坦誠交流,及時處理,勇擔責任,寬容理解;對待朋友,要用心關懷,學會尊重。這樣才能讓友誼之樹長青。王老師的課親切自然,風趣幽默,張弛有度。

通過兩天的學習,老師們收穫滿滿。教師素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加深了對統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學習和領會,通過專家引領,課堂觀摩,研討質疑等形式,進行思維碰撞,藉助工作坊平臺,激發了廣大道法教師研究與學習的熱情,提升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及教研水平,使老師們更加堅定了理直氣壯上好思政課的信心與決心。課堂是學生的樂園,教研是教師的樂園。老師就是要利用好教材,弘揚中外優秀文化,在常態課中探尋生命的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