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信長春花園小區的中心湖舞臺上,常年活躍着一直舞蹈隊,這支舞蹈隊每天晚上七點到八點二十,都在現場排練廣場舞,40多個舞蹈隔天循環排練,成爲魯信長春歡笑小區內的一道靚麗多彩的風景。今年55歲的戚文香是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的隊長,她帶領舞蹈隊學習了很多舞種,還自創了不少舞蹈。戚文香的母親今年79歲了,她也是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的一員,母女經常同臺演出,經常一起學習新舞,受到不少居民的稱讚。

接手健身操隊,風格傾向“年輕態”

戚文香告訴記者,她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單位裏文藝演出活動的積極分子,雖然不是專門學舞蹈的,卻對舞蹈充滿了喜愛之情。後來忙於工作,多年沒上臺演出。“我以前不住在魯信長春花園小區,我媽媽住在這邊,我經常過來,原來魯信長春花園小區有個健身操隊,在我媽媽的帶領下,我也偶爾參與。”戚文香跟記者說道。臨近退休,通過跟母親一起跳健身操,她重新找回了對舞蹈的熱愛,後來,爲了陪伴父母和方便跳舞,她乾脆也搬到了魯信長春花園小區居住。

從與戚文香的交流中,記者瞭解到,以前的健身操隊由一位年齡較大的老師“帶領”,主要跳簡單的健身操,動作相對來說比較固定、老套。後來,那位年齡較大的老師搬家了,把這個廣場操隊交個戚文香帶。2015年5月份左右,戚文香開始“接手”這支健身操隊,加入了偏年輕化的動作,增加了舞蹈感和新鮮感,讓隊員們感受到了新意。戚文香對舞蹈比較敏感,雖然沒有經歷過專業的學習,在網絡上看舞蹈視頻後,很快能學到動作的要點,並結合團隊的特點,增加隊形、動作的變化,使整個隊伍的風格偏向於“年輕態”。

經常學新舞,年長隊員不掉隊

“我們舞蹈隊經常有新舞蹈,舞種也比較多,現代舞、形體舞、蒙古舞、新疆舞、西藏舞等十幾種不同風格的舞蹈,大家越跳越有新鮮感。”戚文香說道。記者瞭解到,魯信長春社區中心湖舞臺,是她們排練的地方,目前每天堅持排練的人有二三十人,目前舞蹈隊的平均年齡爲57歲左右,他們隊裏還有兩位80歲左右的老人,其中一位就是戚文香的母親,今年已經79歲。

“舞蹈已經成爲我媽媽生活中不客分割的一部分,因爲經常跳舞,我媽媽體格特別好,心態也非常好!”戚文香說道。戚文香告訴記者,每次有新舞蹈後,她都把視頻發到舞蹈隊羣裏,隊員們先看視頻自學,大家一起現場排練後,隊員們回家後,再對照着視頻學習,這樣學新舞的速度比較快;兩位80多歲左右的“老隊員”,天天跟着隊伍鍛鍊,回到家後還堅持學習,隊伍的大部分動作都能跟上,在學習勁頭上,成爲不少年輕隊員的榜樣。“我都是一樣教舞,我沒有給媽媽單獨開小竈,她自己很努力!”戚文香笑着說道。

隊員很團結,多次拿大獎

“我們舞蹈隊的風氣特別好,大家都相互着想,拿音響、送音響、帶U盤、化妝等情況,隊員們主動去做,這幾年從來沒有因爲音箱、化妝、服裝等問題,而影響排練和演出。”戚文香說道。因爲經常出新舞,舞蹈隊又比較團結,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慢慢成爲魯信長春社區文體活動的主力。

9月31日,在魯信長春社區舉辦的迎國慶演出活動中,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現場表演的兩個舞蹈《耶利亞女郎》和《一湖清水》,贏得了衆多掌聲。記者瞭解到,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還多次參加比賽,獲得過多次大獎:2017年,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正式參加嶗山區的廣場舞比賽,在街道級入圍賽的時候,獲得第一名,在嶗山區比賽的時候,獲得二等獎,而且是二等獎的隊伍中得分最高的一個隊。當年還被推薦到青島市參加比賽;2018年,在嶗山區舞蹈比賽中,魯信長春社區舞蹈隊獲得了嶗山區的二等獎。(通訊員:王鵬)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