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丨電子煙沒有普通香菸“危險”?血管首先不答應

很多人以爲,電子煙不僅香味迷人,而且與普通香菸相比,不太可能導致肺癌、口腔癌或心臟病,是靠譜的“過癮”替代品。這種想法正不斷受到各類證據的挑戰,比如WHO報告就曾指出,電子煙煙霧不但照樣污染空氣,其中的鎳和鉻含量甚至高於普通香菸煙霧,“二手菸”的害處更大。如果你對電子煙的安全性尚抱有一絲僥倖心理,恐怕要繼續失望了。

近期,《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電子煙危害心血管健康,而且絲毫不亞於普通香菸。如果你抽電子煙甚至同時抽普通香菸,即使沒有心血管危險因素,也要注意,電子煙不是“避風港”,戒菸纔是王道。

1 損害血管健康,電子煙“毫不遜色”

這項橫斷面研究分析了近500例21~45歲受試者的數據。受試者沒有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或相關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或糖尿病。其中不吸菸者94例,平均年齡29歲,56%爲女性;抽普通香菸者285例,平均年齡32歲,42%爲女性;抽電子煙者36例,平均年齡29歲,女性佔28%;兩種煙都抽者52例,平均年齡33歲,女性佔47%。

測試受試者的無創血管功能,指標包括頸-股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壓力反射波增強指數、頸-橈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和中心血壓。校正年齡、性別、種族和研究地點後,抽普通香菸者的反射波增強指數明顯高於不吸菸者(129.8±1.5 vs. 118.8±2.7,P=0.003)。僅抽電子煙者(129.8±1.5 vs. 126.2±5.9,P=1.0)、抽兩種煙者(129.8±1.5 vs. 134.9±4.0,P=1.0)的增強指數與抽普通香菸者相當,提示他們的動脈變硬化。

進展丨電子煙沒有普通香菸“危險”?血管首先不答應

圖1. 壓力反射波增強指數與菸草使用的關係。

研究還發現,內皮細胞能提示吸菸者所受到的健康損害程度。與不抽菸者相比,抽電子煙或兩種煙都抽的人,體內內皮細胞產生一氧化氮(NO)較少,且活性氧種類更多,這會對細胞中的DNA和蛋白質造成損害。

由此不難看出,抽電子煙並不比抽普通香菸“更健康”,它們對心血管健康的損害相當。不過,抽電子煙的長期影響目前還難說,需要開展縱向研究進行評估。

2 40萬人數據:電子煙大幅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AHA)主辦的2019國際卒中大會發布的一項研究也揭示了電子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共收集了全美約40萬人的健康數據報告,採用邏輯迴歸的方法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與非使用者相比,電子煙的使用者更年輕。分析得出的令人震驚的結果是,電子煙可使卒中的發生風險增加71%,心梗及心絞痛的發生風險增加59%,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增加40%。同時,有4.2%的電子煙使用者已經確診爲卒中。不過,研究並未統計電子煙造成的死亡人數。

AHA警告不要使用電子煙,並指出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屬於菸草製品,應遵守適用於該產品的所有法律。AHA同時呼籲禁止青少年接觸、銷售及營銷電子煙。

3 電子煙成分的心血管毒性

電子煙中使用的電子液通常包含丙二醇和甘油混合溶劑,並添加尼古丁和調味劑。大多數分析已證實高濃度的尼古丁、羰基化合物、顆粒物、金屬和調味劑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心血管研究》(Cardiovascular Research)雜誌曾刊發電子煙心血管風險的綜述,重點考察與電子煙煙霧成分相關的心血管風險。

尼古丁

尼古丁已被證明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多種作用。尼古丁會引起纖維化,與動物模型中的心律失常和心肌重塑有關。電子煙中尼古丁分佈動力學的差異造成了其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差異,需要進一步考察其毒性是否近似於普通香菸。

羰基化合物

電子煙煙霧中存在的主要羰基化合物是由丙二醇和甘油的熱分解和某些調味劑產生,能增加氧化應激和炎症,降低細胞活性和生理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一項研究測試的六種電子煙口味中,肉桂味的毒性最強。這些羰基化合物的濃度取決於電壓,當使用更高的電池電壓和更高的線圈溫度時,會產生更高的濃度,從而導致熱降解產物增加。

顆粒物

電子煙中高濃度的超細微粒物質(PM0.1、PM2.5)會引起許多心血管疾病,並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和高血壓等。PM0.1和PM2.5可以通過肺泡-內皮結構進入全身循環,直接影響心臟、血管和其他器官。

金屬

先前研究證明電子煙煙霧中存在大量金屬,但低於暴露準則。因此,電子煙的金屬總體暴露量對於吸菸者而言問題不大,但對於從不吸菸的人來說,這是不必要的暴露。

4 WHO聲明:不建議吸電子煙

關於電子煙的使用問題,WHO近期發表聲明,不建議以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作爲輔助戒菸手段。同時建議使用現有的經證明有效的戒菸方法。聲明對電子煙的監管建議包括以下三點。

(1)限制未成年人使用

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分發;禁止未成年人持有電子煙;禁止或限制在捲菸中使用調味劑;提高電子煙的徵稅。

(2)將控煙條例適用範圍擴大

禁止吸菸的控煙條例同樣適用於電子煙。

(3)限制電子煙營銷及廣告

禁止或限制電子煙的廣告、促銷、贊助;監管銷售的地點、密度及渠道;要求產品包裝上具有健康警語。

爲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請拒絕吸菸、吸二手菸、電子煙!

來源

1. Jessica L. Fetterman Rachel J. Keith, Joseph N. Palmisano, et al. Alterations in Vascular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Combustibl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s. J Am Heart Assoc. 2020; 9:e014570.

2. Paul M. Ndunda. E-cigarettes linked to higher risk of stroke, heart attack, diseased arteries. AHA. January 30, 2019.

進展丨電子煙沒有普通香菸“危險”?血管首先不答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