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這讓當時投靠袁紹的劉備又面臨了無處可去的境地,環顧四周只有南方的荊州纔是最合適的安身之處,一方面荊州牧劉表和自己好歹沾親帶故都是漢室後裔,另外一方面荊州最近,去江東要麼經過曹操的地盤,要麼還是要從荊州過。按演義中的說法是在劉備謀士孫乾的遊說之下,劉表同意劉備南下,並請劉備駐守新野。
問題是荊州荊襄九郡(這是習慣性的叫法,在劉表時期並沒有所謂的荊襄九郡),地盤夠大,劉表爲什麼讓劉備駐守的偏偏是新野,結合當時形勢和其他一些情況,原因並不複雜,你會發現對劉表來說,新野還真是最適合劉備駐守的地方。
第一,從地理位置看:劉備駐守地離當時劉表的荊州州治(荊州治所,即荊州州府所在地)襄陽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爲什麼這麼說?劉表對劉備的到來內心其實很複雜,不接納不行,劉備名聲在外又是大老遠的投靠你,對名聲很看重的劉表只能接納,而且曹操大軍遲早會南下,多個外援總是好事;但是接納劉備也是件麻煩事,你沒看到幾乎劉備投靠誰誰就是下一個被滅的諸侯(除曹操外),因此劉表對劉備的到來是深有戒心的。
所以劉備駐守地離襄陽太遠了不行,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一不小心說不定劉備會反客爲主;太近了也不行,劉備手下能人不少,萬一有點突發事件,劉備轉眼就到了襄陽肯定不行。
看看新野的位置,它在襄陽的北面偏東北方向,雖說離襄陽有一定距離,但是比起其他長沙,武陵等郡縣要近很多了,一句話,新野在劉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第二,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野是直接面對曹操大軍的最前線。從地圖可以看到,有個地方離新野很近,那就是宛城。看到宛城大家有沒熟悉的感覺,沒錯這地方之前是張繡駐守的,宛城之戰曹操的大將典韋和兒子侄子都死在這裏,後來張繡投降曹操後,包括宛城在內的南陽和南郡北部就歸屬了曹操。官渡之戰曹操擊敗了袁紹,等曹操平定北方後兵鋒所指的第一站一定是荊州無疑。把新野交給劉備,一方面可以替他抵擋曹操,另外一方面可以消耗劉備的實力,對劉表來說一舉兩得。
第三,從兵力部署看,劉備駐守新野,雖然樊城也差不多成了劉備的勢力範圍,但是劉表在襄陽一帶布有重兵,襄陽和北面的樊城,新野隔了一條漢水,他的嫡系文聘、蔡瑁、王威都駐守在漢水之南,萬一和劉備發生衝突,劉備想要進攻襄陽需要跨漢水絕非易事。
第四,荊襄九郡,新野屬於襄陽管轄,只是個小縣,劉備再折騰也發展壯大不起來。
所以綜合來看,新野地方小,離襄陽距離不遠也不近,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之內,又可以幫自己抵擋曹操,這纔是劉表安排劉備駐守新野的原因所在。只是劉表沒想到,劉備正是在駐守新野期間三顧茅廬請出了不出世的奇才諸葛亮,如果是把劉備安排在遠離襄陽比如長沙桂陽等地,劉備能否得到諸葛亮還真是兩說。這一點,劉備還是要感謝劉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