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西文化兼通,又對近代科學技術有深刻了解的文化大師,王國維、羅振玉、陳寅恪、錢穆和吳宓等人自然不是封建迷信的信奉者和傳播者,但饒有興味的是他們卻對占卜算命一事很感興趣。對此,也許不僅要看當時的時代背景,也要從這些大師的個性和心理方面尋找解釋。

王國維的人生卦象

王國維和羅振玉曾經有過的一次算命經歷。

王國維終其一生,經濟問題一直是困擾他最大者。在日本治學四年間,除了學術上受到羅振玉幫助外,大部分經濟來源也都是羅氏提供。

儘管對羅氏始終心懷感激,然而王國維自覺是一“作理想上之生活”的文人,而這“理想”一旦與現實生活碰撞,往往就造成他內心強烈的“自卑感”。

只要設身處地想一下,已過四十不惑之年早已是著名大學者的王國維,竟然不得不接受羅振玉的經濟幫助,其內心的屈辱和悲涼感可想而知。

除了經濟狀況外,王國維身體很差也是他性情憂鬱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自1916年8月至1917年末,王國維寫有詳細談及自己及家人疾病的書信多達十九封,幾乎每月必有一次疾病,且持續時間甚至長達數月才得以康復,看來王國維“體素羸弱,性復憂鬱”確有根據。

正是經濟上一直窘迫加上身體欠佳,致使王國維有時對占卜之事寄予希望。

那是在1920年2月7日,羅振玉致函王國維:“日來聞雲汀、公雨諸人盛稱天津星者宋瞽之靈驗,因爲瑩中推算,欲藉此覘時局,則日者言大佳。……其推算往事,無一不吻合,則誠奇矣。”

此信幾乎全篇都在議論宋瞽推命之事,且羅振玉看來深信不疑,又說命中自己“當於危險中成功,又謂七十四將長辭斯世”(後來證明也是相當準確),以致他不免“思之令人悚然”幾分。信末,羅氏想要替王國維也算上一卦,謂“公之生命乞開示,當爲推之”。

儘管王國維並不完全相信宋瞽推命之事,但還是願意將自己之生辰八字隨信附給羅振玉,讓他交給宋瞽,“維之八字爲丁丑十月廿九日辰時”。

而宋瞽算命之結果如何呢?

羅振玉回函中這樣說道:“今晨訪宋日者,推公之命。言公之一生,坦坦無風波,惟命中刑剋稍重,致中年以前,多有刑傷;目下之運平善,至後年以後三年,爲平生最佳之運,然當投筆戎幕。……日者又謂,公每以文章名世,而命帶魁罡,故不免從事戎旃。此語公何不再質之辛木耶?素公之造,日者亦稱後年大佳……後年以後十年間可從心所欲。”

“命帶魁罡”即性格偏向耿直剛強,似與王氏之性格較爲符合,但是王國維之命運卻非“坦坦無風波”之順利,而且這“後年以後十年間可從心所欲”顯然不準,因爲十年未到已是形骸消亡。

“惟命中刑剋稍重”一句,恰恰吻合了王國維的命運。一般而言,“刑剋”多屬於比較嚴重的傷病災和生死離別,而縱觀王國維一生,先是他生母病逝,接着兩個女兒和莫氏夫人也相繼離去,最後長子也撒手人寰,如此生死離別之悲慟怎能不說是“刑剋稍重”。

王國維曾有言道,“人之光色分五種:富貴者紅光或黃光,文人白光,餘人皆灰光,若黑色則去死近。”

有意思的是,他將富貴者與文人截然分立,想必也是認爲文人總是不能大富大貴,只是他一直不願認命,纔有了他之後的反抗以及反抗失敗後的自殺結局。

-end-

選摘自《民國學風劉克敵,九州出版社

民國學風

¥51

購買

本書充分利用日記、書信、自傳等史料,引領讀者進入民國時期一羣文化大師的書房和客廳。旨在通過對他們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生涯以及日常瑣細趣事的描述、通過對他們如何建構“朋友圈”的敘述,逐步揭示大師們深邃而感人的內心世界,最終有助於在這個日漸嘈雜和浮躁的世界保持一份定力、堅持和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