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筋膜的张力及时释放掉就没事,但是很多人听到响声还是不动起来,或者不怎么动,那么越来越紧张的筋膜就会静悄悄地移动关节的位置。当关节周围的筋膜韧带等因某些原因增厚或关节位置不对,在活动时就会与关节突出的骨性位置进行摩擦,从而形成响声。

很多人的关节都会莫名其妙地响,膝盖、脖子、腰、肩膀,咔咔声的。

就是因为莫名其妙,不疼也不肿,什么症状都没有,所以才吓人,尤其是以前从来没响过的。大家都以为骨头、关节出了问题,但是基本上去看医生,可能都没有问题。然后,坐立不安的我们,就会看科普文章。

关于这个问题,科普一般有三种解释。

第一, 关节里的气体溢出。

这种弹响通常发生在关节腔里,关节腔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面填满了起润滑作用的关节液,关节液中填充着各种气体,比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当关节受到挤压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这些气体就会迅速放出,形成响声。

第二, 肌腱韧带的摩擦。

当关节周围的筋膜韧带等因某些原因增厚或关节位置不对,在活动时就会与关节突出的骨性位置进行摩擦,从而形成响声。

第三,关节表面的粗糙。

关节的骨与骨之间是有一层光滑的软骨表面,当软骨变得粗糙,在关节活动摩擦时就会发生响声。

老实说,面对这种科学答案,我是一点都不信。每个关节都有同样的结构,为什么要分成几种解释?

接受过关节复位的人就知道,有时也会发出咯嚓的响声。或者你拉自己的手指、脚趾,不用掰,也会响。脚踝可以持续地弄出声响,但是其他关节基本不行,掰完手指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向响,这完全不符合上面的三个原因。

我认为所有的关节响声,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肌腱硬生生滑过关节的声音。

台湾伤科大师林两传解释道,“脚踝可以持续发出声音,是因为滑过骨头的肌腱被固定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可以一直有声音。而一般的折指头扭腰转脖子,肌腱是没有固定,当用力一转,第一次时肌腱有足够的张力发出弹响声,而转过之后,对侧筋膜从远处借来空间,因此张力变小,无法再滑卡出声音,需要一段时间,等筋膜张力恢复,才能再产生足够张力。这也是折过指头,转腰扭脖子后,会觉得很舒服的理由。因为筋膜变松了。”

筋膜紧张才是关节响的成因,它越紧张,响的声音越大。

久不动的人,筋膜会越来越紧张,绷紧到一定程度,就像琴弦,活动的时候,拨动了肌腱,然后就响起来了,同时把筋膜的张力释放掉。

筋膜的张力及时释放掉就没事,但是很多人听到响声还是不动起来,或者不怎么动,那么越来越紧张的筋膜就会静悄悄地移动关节的位置。关节移位了之后,一是活动没那么灵活了,二是可能导致关节受力不好,三是气血循环不好了。

简单来说,就是“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理想状态被改变了。

关节老是响个不停的人,说明经络堵塞,气血循环不好。膝盖响呢,可能就会有手脚冰凉的问题;脖子响呢,可能会有富贵包的问题;腰响呢,小腹冰冷可能也跑不了。更别说体态不良的问题了,驼背、骨盆前倾、膝超伸可能都有。

关节响,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改呢,得引起重视!

解决的办法也简单,就是多动,不要老是固定一个姿势。反而你去做剧烈的运动,下班了才去跑步,告诉你,都没用,反而伤关节,伤身体,最好就是上班期间每个小时起来活动个五分钟,走一走,甩一甩手脚都行。

已经绷太紧的筋膜怎么办,关节错位咋办?

练第八套广播体操,谁练谁知道,是抻筋拔骨的好办法。但我强调过很多次,要注重练习的过程和方式,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见效也快。不过,就算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广播体操也可以作为日常久坐之后的运动,非常好,起码可以控制住身体状况下滑的趋势。

如果有预算的话,那么可以跟较瘦学,一定会比你自己练强上不只十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