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漠北草原的元朝大举南下,成功占领了中原全境。朱洪武起于草莽之间,驾驭群雄,驱逐胡虏,建立大明,重新恢复汉家河山。从此北方游牧部族开始和朱家王朝死磕,到了明朝后期,建州女真崛起于白山黑水,再度南侵,成为崇祯皇帝的头号劲敌,明朝从北方胡虏之手得来的江山,眼看又要被胡虏抢走。

崇祯

崇祯皇帝经过17年的苦斗,终于在李自成和清军的内外夹攻下,败下阵来。到1644年前后,随着松锦大战和潼关之战两场大败,明朝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无论在镇压农民军的中原战场,还是抵抗清军的辽东战场,崇祯都已完全处于下风。1644年初,李自成乘胜追击,星夜兼程向京师扑来。而此时崇祯手里可支配的武装力量,只剩下辽东总兵吴三桂手里的一支关宁军,和江南的左良玉部属。

崇祯

左良玉是个出了名的滑头,一贯将骄兵惰,阳奉阴违,且远隔千里,崇祯也不再指望他。能够救苦救难的,只有吴三桂了。崇祯准备征调吴三桂的队伍从关外紧急撤回,抵御李自成,卫护京师。于是他先召见吴三桂之父吴襄,询问他有何意见建议。《绥寇纪略》记载,吴襄的意思很干脆,要想让吴三桂从关外撤回关内,请朝廷先拨付100万两白银的军饷。

崇祯听后吃了一惊,以为吴家父子要趁机敲竹杠。详细询问才得知,原来吴三桂长期驻守辽东,部下有将士4万余人,大都是当地人,田地房屋财产都在辽东。由于他们是关外最后一支明军,此次撤退后,田地房产都将抛弃,沦于敌手,可谓是抛家舍业,损失惨重。4万多的士卒,再加上家属,已将近20万人。再加上随官军回迁的十多万百姓,军饷、口粮、辎重运输费用,以及入关后将士家属的安家费用,100万两白银还不一定够用呢。

崇祯听后,无奈地说:“卿言甚是”。随即他就着手准备这笔银子。但此时大明已油尽灯枯,财力耗尽,崇祯只有发动百官和太监们捐款,但还是远远不够。李自成已经逼近京师,崇祯的调兵令,三月初六到达吴三桂驻扎的宁远。吴三桂没有拿到银子,动作迟缓,三月十六才走到山海关,200多里走了10天。三月十八吴三桂到达丰润,李自成此时已经攻克京师了。

崇祯若能拿出百万军饷交给吴三桂,则吴三桂不会迁延耽搁,完全能提前进入京师。凭借4万关宁军的战斗力,守住金城汤池的京师毫无问题。李自成攻不下京师,铩羽而归,此次严重危机就可平安化解。只要京师不丢,崇祯还在,满洲八旗也没有机会乘虚而入,明朝末年局势仍将充满变数和悬念,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可惜当时崇祯已经两手空空,实在拿不出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