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立为单于的冒顿单于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一个匈奴人的草原王朝就此崛起。冒顿单于竟然一路南下,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肤施等郡县,兵锋直指中原王朝的北境。

在楚汉逐鹿中原之际,中原北面的蒙古高原,匈奴人正在崛起,并达到匈奴草原王朝的巅峰。
这是因为冒顿单于强力推行他的铁血政策。著名的“冒顿鸣嘀”说的就是匈奴冒顿单于做了个“鸣嘀响箭”,要求自己的箭射到哪里,其他所有士兵的建必须和他射的同一个方向,否则全部杀死。直到一天,他把箭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
自立为单于的冒顿单于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一个匈奴人的草原王朝就此崛起。
而由于秦末战乱,中原王朝的更替,无暇北顾。冒顿单于竟然一路南下,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肤施等郡县,兵锋直指中原王朝的北境。
汉高祖6年(前201年),异姓王韩王信(不是韩信)本身就是刘邦猜忌,而且面对强大的冒顿单于,硬刚又刚不过,只能暗通款曲。
刘邦对此非常不满,写信责备韩王信。结果韩王信一不做二不休,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而此刻汉朝的军队也正是受过楚汉战争洗礼,不是百战余勇,特别是刘邦从项羽那里收降的3万铁骑,到了高祖6年已经孵化出8万余铁骑。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御驾亲征,迎击匈奴。
所以兵锋所指,虽然冒顿单于有10万铁骑,但对于30多万人,匈奴人并不会占到什么便宜。所以匈奴人实际上在他最强大的时期,仍然是没有能力吞并汉朝,但他在汉朝的北境给汉朝的统治造成忧患。韩王信这样的地方势力的妥协与加入匈奴,会使得汉朝再度面临危机。
从这点上讲,可能大家更能体会秦始皇为什么要北筑长城,派扶苏和蒙恬去镇守北境?
刘邦的御驾亲征,实际上一开始是非常顺利的,对最终使得刘邦轻敌冒进,在白登陷入匈奴人的围困长达7天7夜。
白登山就是一个小土坡,高不过百余尺,对于骑兵而言,一个冲锋就过来了。并非那种易守难攻的地势。冒顿单于就像李云龙攻打平安城一样,八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大鱼,八辈子也没有这么富足的兵力,于是下令四面出击,全是主攻。
这种直接冲到山顶拔帅旗的简单仗,结果7天7夜,匈奴人都没有攻得下这个土坡,而且天气寒冷,汉军士兵无衣无粮,平均10个就有两三个人被冻饿而死。这样的仗,匈奴人竟然没能够速战速决,这说明了汉朝军队在当时强大的战斗力。
僵持不下的结果,那就是陈平拿金银珠宝买通了冒顿单于的阏氏。在草原上一个阏氏其实是根本左右不了冒顿单于的决策的。
但其实陈平之计,所以能够成功,实际上来自于汉朝对匈奴的保持整体优势情况下的妥协,以及形式可能出现的逆转。匈奴人也知道自己其实是没有能力吞并汉朝的,自己玩命所掠夺者无非钱财女人罢了。
而且当时的情况如果再僵持下去,就要开始发生逆转。一个汉军的大部队即将挺近;另一个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已过,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如果王黄和赵利联合汉军,冒顿单于将陷入被动。
所以所谓终于趁机灭掉汉朝,那是不现实的。他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想法。就像中原王朝从来只是驱赶游牧民族,而不去彻底占领草原,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大家虽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彼此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