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和楊虎城一起發動的西安事變,對於中國的抗日事業和抗日戰爭統一戰線的達成是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的,也正是因爲這一點,讓很多人都對其二人非常敬佩。兩個人的友誼也是一直被人稱道,年輕時的張學良很愛說話,因此每次見到楊虎城帶着兒子來部隊,總得給楊的兒子講好多故事,還帶着他一起玩。楊虎城雖然是個嚴肅的人,但是面對張學良時還是很感激他的熱情和相知的,不然也不會與其關係如此交好。


因爲小時候一直被張學良照顧,楊虎城的兒子一直想去看看張學良,沒成想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實現探望舊人的心願越來越不可能,這就成了他的一大遺憾。於是楊虎城的孫子楊瀚,就帶着自己父親的心願到了臺灣,希望能和爺爺的世交一起交流,談一些過去的趣事。楊瀚見到張學良以後,卻發現自己想的全都是錯的,曾經與爺爺親密友好的張學良,在見到他的時候卻顯得格外冷靜,完全沒有情緒。


楊瀚與張學良相見的時候,選擇在一個大教堂見面,空曠的教堂裏張學良的冷靜顯得更加陌生,楊瀚就開始關切張學良的近況。張學良看着這位舊人的孫子,禮貌回覆了四個字:好好,謝謝。

楊瀚離開以後也一直沒弄明白,爲何本來關係交好的兩個人再多年後在談起卻突然變了樣子。一開始他覺得可能是張學良年事已高,不愛談話,但是後來張學良在各種場合都是侃侃而談,讓他更是意外。其實經歷了風雨又被軟禁了那麼多年的張學良,對於自己的舊友和過去的歲月,恐怕也是一段不想多次回憶的過去了。


張學良的一生從西安事變開始,一切都轉了個彎,以後再想起恐怕也很是唏噓,再加上畢竟是舊人的孫子,以前未曾見過,可能也是太過陌生,才僅僅是禮節性回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