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等于默认了慈禧太后是一位没有皇帝尊号的皇帝,其内涵,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是一致的。但是,慈禧太后去世后,主政大清国的摄政王(光绪帝的亲弟弟、宣统帝的生父)却将慈禧太后停放在皇极殿。

电视剧《走向共和》里,有这样一则细节:光绪帝每次看到慈禧太后,都会向慈禧太后请安,而后道一声“给亲爸爸请安”——当然,不只是《走向共和》这一部电视剧这样描述,早在上个世纪,很多慈禧太后题材的电视剧,就有这样的细节。
那么,光绪帝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而不是“亲妈妈”?这一切要从慈禧太后的夺权史说起。
老佛爷的不容易
提起慈禧太后,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丧权辱国、无能。但其实,单就个人能力来说,慈禧太后对大清国的功劳,不输给当年的孝庄太后。
西洋人讲究政权合法性,认为不合法的东西是不该存在的。而古代华夏则主张“名正言顺”。不该当皇帝的人当了皇帝,或者权臣弄权,会导致旁人起来“勤王”。
因此,在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僭主来说,在不具备名正言顺这一伟大优势的情况下,想让人得自己的执政产生默认心理,就要显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比如说金朝的完颜亮,由于是依靠政变上台,因此完颜亮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对南宋发动进攻——这倒不是完颜亮和南宋朝廷有啥深仇大恨,而是完颜亮需要向金朝上下证明:我可比完颜亶(被他废黜的皇帝)强多了。
同样,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在大清国那样的环境下,能掌握清朝朝政半个世纪,并且除了戊戌政变和庚子国变以外,慈禧太后的权力始终没受到有效挑战,这说明,慈禧太后还是有些本事的,这些本事,和她的“亲爸爸”称号存在因果关系。
临危受命
慈禧太后接手大清国朝政那会儿,大清国进入了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危险时期。
当时咸丰帝一命归西,留下一团乱麻的大清国给慈禧——此时,北方俄国佬虎视眈眈中国,大清和英法联军刚刚打完二次鸦片战争,而南方洪秀全等起义军则导致大清国财政受到巨大威胁。
后世认为慈禧太后权力欲望严重,但是,这样烂摊子局面,换做大男人都想躲清静,但是,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小寡妇,还是选择接手了。
慈禧太后支持恭亲王的“洋务运动”建议,并积极支持洋务运动,于是有了大清国历史上著名的“同治中兴”:在慈禧太后主政期间,南方太平天国运动被粉碎,清朝有了较为完善的近代国防工业。并且,慈禧太后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清朝领土的缩水度。
这些能力让慈禧太后收获巨大威望,并且受到满朝文武大臣的认可:毕竟虽然慈禧太后是女人主政,违反大清国的规矩,但是,慈禧太后对大清国的功劳,宛如再造,因此,文武大臣也都接受了慈禧太后掌握政权这个局面。
终究,面子是慈禧太后自己挣得,而不是单独仗着自己是同治帝的生母。
光绪帝:亲爸爸
同治帝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儿子来继承大清国的皇位。于是在慈禧太后的操作下,同治帝的堂弟兼任表弟——光绪帝,被册立为大清皇帝。
对于光绪帝来说,慈禧太后是自己的伯母兼阿姨,但是,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时间里,始终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下。
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是亲母子,因此关系再怎么不好,毕竟血缘关系还在。而光绪帝总体上,也是别人的亲儿,因此,光绪帝为了强调自己和慈禧太后的亲近关系,同时也为了表达对慈禧掌权的认同,于是,光绪帝要强调这个“亲”字儿。
再说“爸爸”。
因为“同治中兴”的功劳,慈禧太后事实上成为了大清的女皇,这一点和北宋的刘娥一样。因此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虽然名义上是太后和皇帝的关系,但是实际上是女皇和太子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事实上光绪帝在位三十四年始终小心翼翼、苟全性命的缘故,毕竟历朝历代,太子都得懂得收敛自己。
而作为皇帝来说,是不需要有亲人和朋友的,甚至连性别都要模糊化,否则就成不了合格的皇帝——正如网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好人当不了一个好皇帝。因为作为皇帝,需要杀伐果断,由不得自己有任何妇人之仁。
因此,“亲爸爸”这个称呼,既在亲情上表达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又可以在政治属性上表明认可慈禧太后掌权——毕竟女人不能掌权,但光绪帝都承认慈禧太后是“爸爸”,那外人即便是打算非议,也有挑拨离间的嫌疑。
后世认可
光绪三十四年(西历1908年)秋季,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
按照大清国惯例,慈禧太后去世后,其灵柩需要停放在慈宁宫。但是,慈禧太后去世后,主政大清国的摄政王(光绪帝的亲弟弟、宣统帝的生父)却将慈禧太后停放在皇极殿。这其实是对慈禧太后的一种评价。
因为皇极殿曾经是乾隆帝退位后居住的地方。
乾隆帝退位后,虽然嘉庆帝成为大清皇帝,但是嘉庆帝当时的实际权力并不比后来的同治帝、光绪帝大多少——不论是大清国的人事任免,还是大小决策,甚至嘉庆帝去太庙祭祖这种事情,都需要乾隆帝许可才可以执行——可以说,嘉庆帝几乎没有任何自由度和权力可言。但是,随着乾隆帝的去世,嘉庆帝还是亲政了,并且几乎不费力气地诛杀了乾隆时代的权臣和珅。
摄政王将慈禧太后的灵柩停放在皇极殿,事实上等于认可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绪两朝的掌权地位,并且将慈禧太后和当年的乾隆帝相提并论。这等于默认了慈禧太后是一位没有皇帝尊号的皇帝,其内涵,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是一致的。
所以,光绪叫慈禧“亲爸爸”这个称呼,事实上等于光绪帝强调慈禧太后摄政的合法性,可见慈禧的面目在现在来说是被妖魔化过度了,清末的局面虽说慈禧有一定的责任,但更大的错不在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