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从慈禧太后与李鸿章女婿张佩纶的关系来看,赐龙凤饼又无疑是一种暗中嘲讽。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所讨厌之人,自然不会有出头之日,张佩纶即使成为了李鸿章的乘龙快婿,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致使其后来的官场生涯一度失意。

慈禧太后是清王朝最后一任具有实权的统治者,她极具拉拢手段,在朝廷之内建立了自己的嫡系集团。为了能够笼络重臣李鸿章之心,她特意在李鸿章嫁女之时赏赐了一个“特殊待遇”,也正是因为如此,40年后还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李鸿章是近代著名政治人物,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间多称其为“李中堂”。作为晚清时期为数不多的重臣,李鸿章在朝廷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慈禧太后较为倚重之人。
1866年,43岁的李鸿章喜得爱女,取名李菊藕,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故此李鸿章将其视作掌上明珠,一旦朝廷之中无政事,便带着她到处游玩。古人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李鸿章却并不如此认为,他为女儿聘请了最好的老师,教其识文断字与妇德良规,因此成年后的李菊藕出落得亭亭玉立,又能吟诗作对。
“一家有女百家求”,李中堂的女儿自然是“白富美”,不少显赫门第纷纷派人前来提亲,企图攀上李鸿章这根高枝。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李鸿章居然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幕僚张佩纶,一个朝廷之内公认的“臭嘴巴”。
慈禧太后得知消息后,一边为李鸿章贺喜,一边谕旨其可以在大婚时使用“龙凤饼”,值得一提的是,龙凤为皇家专用图案,此次赐予李鸿章使用,完全是莫大的恩典,也能从侧面说明慈禧太后对于李鸿章的重视。
李鸿章大喜过望,感念老佛爷恩典之余,亦派人在京城搜寻制作龙凤饼模具的匠人,最终选中了京城孙家模具店。此时孙家模具店的掌柜名为孙万祥,其制作糕点模具的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糕点模具制造匠人。接到传讯后,孙万祥用了整整一夜时间,制作出了一架精致的龙凤饼模具,为李鸿章女儿大婚增添了不少喜庆的光彩。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慈禧太后故意赐龙凤饼给李鸿章,究竟是真心祝贺还是暗中嘲讽?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王朝有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君臣之间的界限必须严格划分,作为自己的心腹重臣,慈禧太后赐龙凤饼的行为应该是出于真心。可是从慈禧太后与李鸿章女婿张佩纶的关系来看,赐龙凤饼又无疑是一种暗中嘲讽。
张佩纶,字幼樵,河北丰润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之职,张佩纶官位虽不高,却不是一位简单的角色,素来以“嘴臭”而闻名,曾三番两次上书朝廷,接连参倒户部尚书等一众朝廷大员,故此,当时的官员都对其忌惮三分,称之为“臭嘴巴”。慈禧太后对他的印象极为不好,曾因琐事故意将其免职,导致张佩纶只能依附于李鸿章府上,做起了小小的幕僚。
在李鸿章宣布嫁女时,张佩纶已经年过四旬,二人关系可谓是“老夫少妻”,正因如此,清代文人在《异辞录》中写道“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目的是暗中嘲讽。此次慈禧以“龙凤”作比,想必也脱不了肆意挖苦张佩纶之嫌。
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所讨厌之人,自然不会有出头之日,张佩纶即使成为了李鸿章的乘龙快婿,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致使其后来的官场生涯一度失意。不过幸运的是,他并未辜负岳丈李鸿章的重托,在生活之中与妻子李菊藕相亲相爱,算得上是生活美满。夫妇二人对于文学非常热爱,不但终日吟诗作对,而且还合作写下一部美食辑录,还有一部武侠小说,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更值得一提的是,二人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叫张志沂,女儿名叫张茂渊。张志沂成婚后同样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取名张子静,女儿取名为张瑛,而张瑛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甚至有人说,张爱玲的出生,还与慈禧太后御赐的龙凤饼有着莫大的渊源。
时至今日,龙凤饼已经成为了一种百姓家常食品,可是在当时的年代,却是皇家寓意非凡的御用之物。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只留下诸多往事回忆,而关于龙凤饼与张爱玲的趣闻,当年的慈禧是否能够有所预料?我们可就不得而知了。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