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饷”指的是辽饷、剿饷、练饷,这三样属于正常税负之外的加税,确实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但明朝灭亡却不能怨“三饷”,“三饷”只是激化了明末本就严重的社会矛盾。至于多尔衮说明末“三饷”导致明朝灭亡只是在给刚入关的清朝脸上贴金,给清朝取代明朝寻找正当理由,实际上清朝初年一样加征了很多额外税负。

明末“三饷”都是专门针对战事加收的税负,其中“辽饷”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征收,在开始是为了应对鞑靼犯边,到了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崛起,努尔哈赤公布“七大恨”讨伐明朝,辽饷数量不断加大,最终定额每年520万两;“剿饷”是为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加征的税负,从崇祯十年收到崇祯十三年,每年280万两;“练饷”是为了支付扩军练兵所需要的军饷而加征的,只有崇祯十二年征收了730万两。

为了支付战争军费加收税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像一战、二战时期各参战国都加收过战争税;而且明末“三饷”平均到全国农田的话,每亩地仅加收九厘银子(相当于十斤稻谷),看起来数量并不多啊?但是在明朝占据社会财富、拥有最多土地的官僚士绅是不纳税的,这使得税收都落到贫穷的农民身上,每个农民需要缴纳的明末“三饷”是远超过每亩九厘银子的。这样一来交不起税,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而明朝为了镇压义军继续加税,陷入恶性循环直到明朝覆灭。

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税收体系出现问题,使得国家财政困难,难以应对危及国家稳定的天灾、战事。按说明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也非常发达,领土面积和人口更是远多于南宋,但是明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却是远低于南宋,这就是明朝税收出了问题。

明朝的税收主要就是田赋,也就是从土地上收税,至于商税税率极低,不是国家税收的主流,而大家都知道农业税的数量是比不过商税的;另外官僚士绅、皇亲国戚等特权阶层是不用纳税的,因此很多人为了逃税会向这些人缴纳低于税收的财富,使自己家的产业挂靠在这些人名下;最后大商人们就更有头脑了,他们会资助才华出众的读书人考科举、做官,最后官商勾结逃避纳税,甚至于干脆推动明朝减免商税,明末东林党、浙党等朋党中的很多人就是大商人利益的代言人。明朝中后期多位皇帝想尽办法加收商税,遭到大量文官以“与民争利”的借口驳斥,因此税负改革常常无疾而终。

因此明朝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统治时,刚从元末战乱中恢复的明朝明明人口少,商业也不繁荣,国家税收却高于明朝中后期,就是因为逃税的人太多了。有钱人不纳税,国家还需要用钱,最后只能从平民身上加税搜刮,以至于官逼民反,起义军遍布天下。

明朝末年的财政危机,是国家和平民没钱,但是商人、官员、士绅等都是非常富裕的。崇祯皇帝会为了每年数百万两的军费愁白了头,而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一顿严刑考打,就轻松从明朝官员身上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这种对比让人触目惊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