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现实主义者们全面接受了精神分析,在拉康学医期间,他便与这场运动形成了一些强有力的关系”。而拉康恰恰是这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朋友,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原标题:法国心理医生雅克·拉康

拉康是个货真价实的巴黎人,1901年4月13日生在蒙帕纳斯一个天主教家庭中。1981年9月9日在巴黎逝世。他上的中学,是一座很有名的天主教学校斯坦尼斯拉斯。他在学校就是个尖子生,非常聪明,最爱好的学科是哲学。他最崇拜的哲学家是斯宾诺莎,他把斯宾诺莎的名著《伦理学》做成图表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们知道斯宾诺莎的《伦理学》是一部用几何证题的方式所写,是一个由一系列的公理、命题、演绎、证明组成的著作。

拉康在克劳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题为《论经验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与人格问题》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主要从事于精神分析学的教学与医疗工作。1933 年,拉康与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连续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现实主义杂志《米诺托》上发表文章,讨论精神病与艺术风格的关系,其中一篇讨论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瞩目 。

在法国,弗洛伊德的思想最早是被文化、艺术界所接受,而心理医学界却大表怀疑。最拥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是那些超现实主义派的艺术家。其代表人物布列东甚至把他的《超现实主义宣言》献给弗洛伊德。而拉康恰恰是这些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的朋友,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拉康的研究者肖恩·霍默认为,拉康医学院毕业后,原本打算从事传统的精神病学职业,但是在三十年代初,他在超现实主义杂志上读到了画家达利的一篇论偏执狂的文章,让他大为惊叹。这篇文章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谈自己的创作,“超现实主义给青年拉康提供了一条通往精神分析的另类途径,并给他提供了一条与精神病学中的临床实践相联系的关键纽带。超现实主义者们全面接受了精神分析,在拉康学医期间,他便与这场运动形成了一些强有力的关系”。这个提示很重要,因为拉康不仅投身到超现实主义运动中,和那些左右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大家结为密友,他甚至成了毕加索的私人心理医生。

超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信条就是,以往的艺术创造,都是艺术家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活动。而人的精神领域中,有一大块无意识的世界。这个领域中,积淀、隐藏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动力、原料。它可以通过梦和自发冲动表现出来。它是艺术创造取之不尽的源泉。它们虽然是非理性的、梦幻的,但却比日常现实具有更高的现实性。这就是surrealisme这个词的原意。高于现实,超越于现实,他们的这个想法完全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特别是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以往的艺术创作,都多多少少受到理性的压抑,都不能真实表达人的内在世界。创新就必然带来破坏,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是对传统艺术的颠覆,例如阿尔普的绘画,相对于拉斐尔的绘画是颠覆性的。乔伊斯的小说相对于福楼拜的小说,是颠覆性的。

1933 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1897-1962)的邀请,参加了考杰夫(A. kojéve)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研讨。考杰夫和让·伊波利特关于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思想的欲望关系的诠释极深远地影响了拉康。同期,拉康还在法兰西学院旁听心理学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课程,瓦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镜像实验”成为他不久后提出的镜像理论的直接科学基础。1934 年,拉康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的候补会员,开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医生的女儿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结婚,婚后共育有3个孩子。1936 年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上,拉康发表了关于镜像阶段论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镜像理论。1938 年成为巴黎精神分析学会正式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