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脸小百科 | 拉康与"意识流"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后果之一,是对语言的重新思考。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既是材料又是方法。怎样使用语言,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 上一次我们说到拉康在和超现实主义者的接触中,吸取他们对语言的关注,又通过他们走向结构主义,最终把它和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提出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另一种解释。

这一次我们就要对意识流对拉康的影响做一个介绍。

《尤利西斯》这部小说,就是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最著名的著作。而意识流这个概念恰恰是心理学概念。它是美国大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詹姆斯的说法是,“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此后再谈到它时,我们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吧”。

乔伊斯写《尤利西斯》时就用的这种手法。小说没有故事,也没有固定的场景,用一些互不连贯的意向,来表现主人公内心瞬间的活动。这部书翻译成中文有三大卷,1260页。其实只写了主人公布鲁姆在都柏林生活的18个小时的活动。你想想,如果不是写思想活动,哪有那么多的事儿可写?所以书中充满川流不息的思绪,变化不停的场景。读起来仿佛是漫无头绪,但仔细读下去,又能感觉到它是一个不断的、互相牵连的整体,像江河流动,一会儿平静,一会儿汹涌。这部书第18章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一篇真正的意识之流。

乔伊斯传的作者埃尔曼说,乔伊斯写这部著作时,曾经尝试用弗洛伊德的词语联想理论。他用一串儿不相关的词组,比如燎泡、琥珀、银子、橘子、苹果、头发、玫瑰缎带,然后从这一个个词组中勾联出很多生活的意向和场景,以及心理活动。所以他的文学创作,借助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前叶,心理学发展的成果。

拉康的本科是心理学,他研究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首先,当威廉·詹姆斯提出意识流的时候,他并没有对人的意识结构进行区分。所谓意识conscience这个词,描绘的就是主体与外部世界,认知、交流的心理过程。在意识中,确实常常杂乱纷纭,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体会的。我们常说,脑子乱了,说思如泉涌,说不知道想到哪儿了,这些都是意识的活动。它表现为意识流的运动。但是有流就必然有源,也就是要问,这意识流的源头在哪里?弗洛伊德对人的意识结构作了区分,这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意识之流做寻本溯源的工作。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由无意识、潜意识、意识这三部分所组成。但是听友们一定要注意,意识的结构不像房屋的结构,有一个实体的框架在那里。它是非实体性的,只是描绘人的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

由于意识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它不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而只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虽然当今的大脑成像技术可以准确判定人脑不同区域,支配着人的不同活动能力,但意识活动仍然只能在时间续发的意义上加以探讨。柏格森把意识表述为没有空间形态的、内在的、与生命相通的绵延过程。这和弗洛伊德对意识的描述相当接近。这就是拉康关注乔伊斯著作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