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洛伊德在他的名著《精神分析概论》中,有一段话很重要,他说,“我要请大家注意,你想到把人格分为自我、超我和本我的时候,切莫把这种划分想像为政治地理那种人为的明确界限,用线条轮廓,如在构图或原始绘画中所见到的那样,是不能恰当地描述心理特征的。精神分析理论正是从人格的组织结构入手,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疾病。

原标题:『大脸小百科』拉康 与 人格的组成

弗洛伊德分析人的心理活动,提出无意识、前意识与意识三层说。由于所谓心理活动总是一个主体的心理活动,它便必然涉及人格组织的问题。精神分析理论正是从人格的组织结构入手,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疾病。弗洛伊德把自我这个哲学概念,变成科学分析的对象。

法国精神学家拉康也恰恰对此感兴趣。

人格结构理论,可以说是精神分析说的奠基石。我们说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自然会认为是在说一个自我/主体的心理活动。这里就有一个自我认同,你总得相信这些心理活动就是你自己的心理活动,我与我的心理活动是同一的。

但在弗洛伊德看来,你的人格中,还有你不认同的“我”,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哪儿干什么,他却左右着你的行动。这个“我”,其实是一个“他”。

人格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 EGO 三个层次组成的一个互动结构。

1.本我

一,它是由生命本能驱动的。一种原始的欲望。

二,不受限制,未经组织,没有统一的意志,没有任何逻辑可循的冲动。

三,它是纯粹趋乐避苦的冲动,只要求紧张的释放,欲望的满足。因此它的原则是快乐原则。而这个追求是没有限度的。

四,本我是非道德的,就是“本我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

2.自我

一,它同人的知觉,意识功能联系在一起,具有掌控本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功能。

二,它是保护性的力量,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可以把自我看作本我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由于靠近外在世界,和处在外在世界的影响之下而受到限制,这一部分也为接受刺激和为保护机体免受刺激而服务。对本我来说,自我是担承了复现外在世界,以及因之保护本我的任务。因为本我盲目地奋力满足自己的本能,完全不顾外在力量的优势。如果没有自我的保护,它就难免于毁灭“。

三,由于这个保护功能,要求自我能够审时度势地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所以它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四,自我遵循为当下外部世界所信奉的道德原则,它能思考欲望实现的可能性,拖延或压抑欲望的即时行动。弗洛伊德说,“自我代表理智和审慎,本我代表尚未驯服的激情”。

3. 超我

一,它是人格中的道德感,追求社会认可的理想目标。

二,它既不信奉快乐原则,也不信奉现实原则。

三,超我的道德信条,来自于自我对父母是非观念的同化,因为自婴儿期到成年之前,儿童都是依赖于父母的。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赞扬,避免惩罚,他就要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

四,超我有两个子系统,自我理想Ego Ideal,和良心Conscience。自我理想就是依父母的美德标准而建立起的理想人格,而良心则是依父母对邪恶的定义而建立的排斥概念,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谈到的罪恶感。

五,超我的命令是强制性的,因为违反超我的要求会带来惩罚。

这个结构绝不是界限分明的,它是一个人的完整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彼此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过程。这三个层次,只是为了标明心理活动中不同的功能和发挥效力的大致的地盘。

弗洛伊德在他的名著《精神分析概论》中,有一段话很重要,他说,“我要请大家注意,你想到把人格分为自我、超我和本我的时候,切莫把这种划分想像为政治地理那种人为的明确界限,用线条轮廓,如在构图或原始绘画中所见到的那样,是不能恰当地描述心理特征的。而我们所需要的,是每个区域的色彩相互融合,就像现代绘画中所见到的那样。在我们划分开来之后,一定要允许我们把所划分开的东西,重新合并在一起”。

最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现代绘画,已经不仅从色彩上相互融合,而且已经在画面构图上大大利用了弗洛伊德所阐明的许多心理功能,如变形、拼接、移置、象征意向等等。比如对拉康影响最大的画家达利的名画“持续的记忆”(Persistence de la Mémoire),就用变形的时钟,象征着时间的变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