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喫粉,是我對石山人的第一印象。所以你看,這大概就是石山人愛喫粉的原因吧。

“一個地方的記憶,一碗粉足矣。”

如果說用一種食物來代表石山人,大概就是石山粉了。稍顯寡淡的粉上,鋪滿了花哨的配料,簡單卻也不簡單,隱隱流露出幾分石山的樸實和溫暖。

愛喫粉,是我對石山人的第一印象。甭管早餐千千萬,那些個包子油條煎餅蛋糕豆漿……都不及一碗石山粉。

半大的店鋪裏,嗦粉聲此起彼伏,夾雜着碗碟磕碰、切肉打湯的嘈雜聲響。偶爾冒出外地口音的說話聲,原來是慕石山粉的名、專程驅車而來的海口文昌萬寧陵水……人。

阿姐熱情地招呼着,幾個不認識的人圍坐一桌,你一筷子我一調羹地各自喫粉,不經意上翹的嘴角,是被粉熨帖後的滿足。

也不擔心天天喫會膩,石山鎮雖小卻有很多家粉店,家家爆滿就算了,連去老爸茶店都有人問“要不要喫粉”。

今天醃明天湯後天炒,這家喫完換那家,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總之一碗石山粉能喫出各種各樣卻又簡單美妙的味道。

但我始終不明白,石山人爲什麼這麼愛喫石山粉?

石山粉,由石山當地的水和米制成,顏色潔白、口感微彈,目測略細於海南粉。

因石山鎮自古就擁有富含硒、鎂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的火山地質土壤,由此種植出來的水稻,稻香米甜,加工成粗細合適的米粉後,口感和味道都讓人一喫難忘。

每家粉店都必有一口湯鍋,掀開蓋子便噴薄出騰騰熱氣。

熬製多時的骨湯濃郁醇香,澆在粉上時,與粉和配料合三爲一,香味瞬間就隨着熱氣迸發而出。

或者是撒點蔥花香菜,做成醃粉炒粉的配湯。喫粉前sui一口,彷彿身體的每個毛孔都被打開了。

石山粉的配料,傳統的就是肉乾、瘦肉、豬雜、鹹菜、花生……而醬料方面,蔥油和祕製黑醬油必不可少。

有些店也會根據口味做一些調整,用蝦米增加鮮味、抓一小撮酸豆角使味道更加酸爽、將肉乾換成炒豬肉條、加酸菜仔……

或是燜一鍋牛腩,澆在粉上做成牛腩醃粉。

但不管傳統還是改良,這幾樣是一定一定要有的,即酸菜、蔥油和黑醬油

▲澆蔥油

石山粉裏的酸菜,大多是自家醃製的,聞着就酸香撲鼻。喫起來口感脆嫩、酸爽開胃,和粉裏的米香有一種相得益彰的糅合感。

蔥油同樣也是自家炸的,金黃透亮的蔥油底下,滿是棕褐色的乾癟蔥段,撩人的蔥香配粉正好。

至於黑醬油,無論湯粉還是醃粉,都會淋上些許,粉的顏色會更誘人、味道也會更鹹鮮適口。

石山粉的喫法比較常見,就是醃、湯、炒三種,蘿蔔青菜可以各有所愛。

0 1

醃粉

醃粉,是石山粉最傳統的喫法之一。

就是往白嫩的米粉上淋蔥油黑醬油,再淋一兩勺熱騰騰的滷汁,最後撒些肉乾酸菜花生蔥花即成。

細白的粉上掛着橙色的滷汁,配上棕紅的花生、黃綠的酸菜和棕褐色的蔥段,再配上一碗熱湯,對於餓了一夜的胃來說,甚是誘人。

喫前要拌勻,粉才入味好喫。裹上滷汁的粉滑溜細膩,入口彈韌,喫起來沒有海南粉的微酸,反而透着淡淡的米香。

裏面的肉乾頗有嚼頭,酸菜酸爽開胃,花生粒粒飽滿,炸得香香脆脆的,和粉的香、滷汁的粘稠微甜,配合得恰到好處。

會喫的人推薦加點本地的紅辣椒醬,超提味的。

0 2

湯粉

喜歡熱乎暖胃的,當然首選湯粉。

先將粉燙個幾秒,而後撈出,一樣是淋些蔥油和黑醬油,再加入瘦肉和其他配料,末了澆一大勺鮮美的湯頭,搞定上桌~

剛上桌的湯粉還熱氣逼人,面上實打實的酸菜讓人一眼就忍不住分泌唾液。

湯頭不全是骨湯的味,醬和油的鹹香味會更濃些。而酸菜的加入又增添幾分清爽,suì一口就想要乾了那種。

可以小小拌一下,讓面上的配料全都浸進湯裏。掛着湯汁的粉喫起來很滑,用力一吸,就滑進嘴裏了,爽口不失彈性。

最最最出彩的是,花生和酸菜即使是泡在湯裏,也還是一如既往的香脆和酸爽,點睛啊~

0 3

炒粉

外,用猛火快炒,將鐵鍋和旺火當成石山粉的最終歸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炒粉的料和醃粉與湯粉又有些不同,肉是生肉,豆芽和胡蘿蔔那些都使口感更加豐富。炒好的粉是均勻的淺棕色,看着有點像幹醃海南粉。

粉條根根分明、油光四射,配料混雜其中。最後撒的那把蔥,讓人食慾倍增。

囫圇夾上一筷子,油香撲鼻而來。細細薄薄的粉條真真是入味至極,而且在翻炒過程中,酸菜的酸香全都“打”進了粉條內部,肉香、油脂香、酸香糅合得剛剛好。

除卻石山粉的“好喫”,以下幾點也是讓人一喫難忘的原因。

①獨特滷汁加持

滷汁是石山醃粉的靈魂所在。

和海南粉用肉絲、筍絲、蝦仁、生粉熬製而成的鹹甜滷汁不同,石山粉的滷汁以胡蘿蔔爲主料,自成一派。

將胡蘿蔔削成細小的絲狀,入鍋炒制後加水煮沸,再加入生粉等調料熬至粘稠,就是一鍋最地道的石山粉滷汁。

熬好的滷汁呈淺棕或深棕色,表面漂浮着細碎的胡蘿蔔絲,稍微湊近一些,夾雜着胡蘿蔔香甜的熱氣直衝鼻腔。

②蝦醬?胡椒粉?

加了蝦醬的石山粉湯,清甜中又多了幾分鹹腥。最主要的是,這裏的蝦醬一點不臭誒~

而加了胡椒粉的,則是多了胡椒的辛香,喝起來帶勁噶!

③“三快”

石山粉做得快。通常是剛跨進店門,屁股還沒坐定,屬於你的那碗粉就端上來了,或醃或湯或炒,十分迅猛。

喫得也快。不是我誇張,一手扶碗一手拿筷,嘴裏“呲溜”出聲,也就幾分鐘,一碗粉就見底了,飽腹又暖胃。

因爲等得不久、喫得又快,用老闆娘的話說就是“整個人都暢快起來了!”

所以你看,這大概就是石山人愛喫粉的原因吧。

無論本地獨有的米香濃郁的粉條、簡單卻傳統的配料,還是醇厚的湯頭、濃稠微甜的滷汁,加上家家戶戶都大同又小異的烹調方式,讓一碗簡單的石山粉衍生出數種味道。

這樣的石山粉如何讓人不愛?

而且對於石山人來說,石山粉並不僅僅是一份滿足口腹之慾的早餐,還承載着他們的情懷,見證着歲月的變遷,保留了時光的味道。

或許現在的石山人早已記不清石山粉背後的故事,但早餐喫粉,卻依然是他們刻在骨子裏的習慣。

原創作品,圖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使用

圖片:符島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符島主、楊乙萍

相關文章